酒精與健康

二○二○年,醫學期刊《刺針》發表了一項關於全球的疾病負擔和有關風險因素研究,分析了二○一○年至二○一九年間數據,以找出已知的癌症風險因素所造成的癌症疾病負擔。研究考慮了八十二個與癌症有關之風險因素,結果顯示相關已知風險因素於二○一九年導致全球四百多萬癌症死亡個案,佔整體癌症死亡個案約四成。已知致癌風險因素當中最重要的風險因素依次為煙、酒及體重指數(BMI)超標。因這些風險因素而產生的死亡個案增加了兩成,當中以新陳代謝風險因素的升幅最大。

《刺針》於二○二三年發表的追蹤分析,分析數據範圍擴展至二○二一年數據,發現十五至四十九歲族群中,酒精位列「頭號殺手風險因子」,即使每日僅飲用十克酒精(約一杯啤酒),仍會提升心血管疾病風險百分之三、癌症風險百分之四、肝病風險百分之十五。

世界\u885e生組織二○二四年六月發布的《酒精與健康及治療藥物濫用:全球現況報告》,指出酒精影響全球健康現況日趨嚴重,最新數據顯示:因酒精每年死亡人數上升至三百四十萬人,即每九秒一人死亡;酒精所引致癌症導致酒精相關死亡人數為百分之十六的;在十五至三十五歲年輕族群死亡因素當中,酒精佔比上升至百分之二十一,超越交通事故、暴力、急性中毒等因素導致死亡人數總和。

最近幾年,出現多個顛覆傳統有關酒精與健康認知的發現:「少量護心說」徹底被推翻,二○二二年《JAMA Network Open》統合研究,分析三十七萬人數據發現,每日飲用超過二十五克酒精(相當於兩杯紅酒)即損害心血管,年輕人血管硬化風險同樣顯著。「酒精安全量」神話徹底終結,世\u885e引用十二項前瞻性研究指出,「癌症風險不存在安全水平。」

酒精直接誘發「基因突變」的證據:英國劍橋大學二○二三年在《Nature》發表的研究顯示,酒精代謝物乙醛(acetaldehyde)會破壞造血幹細胞DNA,直接導致血癌相關基因突變。

酒精新陳代謝有關的兩個主要基因,在東亞人種中出現缺陷型的佔比,比較歐美人種為高,東亞人士飲酒後,乙醛在體內累積量可達歐美人士的四至六倍,且滯留時間更長。因此東亞人士更須警惕酒精致癌的危害,建議簡單的自我檢測:飲酒後是否容易「臉紅、心跳加速」?這正是乙醛中毒反應,代表致癌風險更高!

Uncategoriz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