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州新冠病例再回升 夏季節慶增傳播風險

加州新冠病例回升,公共衛生部門強調基礎防護措施。美聯社資料圖

隨 學生重返校園、旅客出遊及三藩市夏季節慶人潮聚集,加州新冠病例近期再度上升,成為全國類似趨勢的一部分,公共衛生官員指出情況與以往季節性高峰相似。

《三藩市紀事報》報道,州衛生數據顯示檢測陽性率在7月幾乎翻倍,從5日的3.94%升至26日的7.91%。雖然仍屬低水平,但升勢引起衛生部門關注,正密切觀察秋季走向。加州大學三藩市分校傳染病專家陳子平(Peter Chin-Hong)指出,根據史丹福廢水數據,病例可能比去年更晚達到高峰。

近期病例增加與「Stratus」及「Nimbus」等新亞變異株有關,加上夏末高溫令更多人待在室內,增加呼吸道病毒傳播風險。雖然這些變異株傳染力強,但不一定更危險,預期住院與死亡數將少於往年。

75歲以上住院及死亡將增加

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及 WastewaterSCAN 的廢水數據也顯示加州病毒量攀升,是少數呈「高」或「非常高」活動水平的州份之一。全國急診就診數維持低位但有上升趨勢,特別是4歲以下、尚未接種疫苗的兒童。

陳子平預計未來數周75歲以上長者的住院及死亡人數將增加,尤其未近期接種加強針或服用Paxlovid者。當前加州公立學校仍僅要求常規兒童疫苗,並未強制新冠疫苗,反映聯邦政策轉變。

衛生及公共服務部長小羅伯特甘乃迪(Robert F. Kennedy Jr.)近期縮減疫苗建議,包括撤回對健康兒童接種指引,引起醫療團體反對。同時,聯邦對mRNA疫苗研究的資助也被削減,他周二宣布取消5億元相關經費,科學界對此表達憂慮。

針對JN.1變異株的更新加強針預計秋季推出,但調查顯示多數成年人不打算接種。陳子平呼籲民眾保持警惕,即使出現輕微症狀如流鼻水或喉嚨痛也應警覺,並提醒高風險長者應及早診斷並考慮抗病毒治療。公共衛生部門強調基礎防護措施,包括生病時待在家中、勤洗手,及在擁擠室內場合戴口罩,尤其在校車和演唱會人群聚集時。本報訊

灣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