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棋盤︱全運會便利簽注料「期間限定」 旅遊界借勢推三地跨境遊

第十五屆全運會11月開幕,首次由粵港澳三地共同承辦,當中香港承辦8個競賽項目,預料屆時吸引全國各地旅客南下觀賽。身兼全運會組織委員會副主任的政務司司長陳國基日前透露,正積極爭取內地居民赴港簽注便利措施,讓旅客可「跟着賽事去旅遊」。旅遊界亦視全運會為契機,盼進一步推動便利內地客訪港安排。

現時內地客訪港後再到澳門或內地,在同一簽注下不可回頭再訪港。舉例說,全運會觀眾如欲先來香港啟德觀賞七欖,之後到深圳看游泳比賽,倘再來港一睹新「世一」蔡俊彥的風采,就要再次申請簽注,明顯不便旅客穿梭粵港澳三地觀看賽事及旅遊。去年中央恢復深圳「一簽多行」個人遊簽注安排,深圳居民不用受此限制,但其他內地城市未有相關便利。

十五運會組織委員會副主任、政務司司長陳國基。資料圖片
十五運會組織委員會副主任、政務司司長陳國基。資料圖片

 

旅遊界議員姚柏良。資料圖片
旅遊界議員姚柏良。資料圖片

 

香港將在機場、高鐵、深西通道及皇崗口岸設立特別通道,便利運動員通關。資料圖片
香港將在機場、高鐵、深西通道及皇崗口岸設立特別通道,便利運動員通關。資料圖片

 

籃球賽事將分布於香港、澳門及廣東。資料圖片
籃球賽事將分布於香港、澳門及廣東。資料圖片

 

香港承辦的8個項目,包括劍擊、場地單車等均具優勢。資料圖片
香港承辦的8個項目,包括劍擊、場地單車等均具優勢。資料圖片

 

香港將派出最大規模的代表團,初步預計超過600名運動員參與20多個項目。資料圖片
香港將派出最大規模的代表團,初步預計超過600名運動員參與20多個項目。資料圖片

 

七人欖球項目由香港承辦,有主場之利。資料圖片
七人欖球項目由香港承辦,有主場之利。資料圖片

 

姚柏良倡廣州、北京和上海開放「一簽多行」

今年上半年本港錄得約2400萬訪港旅客人次,按年增長12%,當中內地旅客增加1成,但旅客人均消費下跌下,商界曾有聲音希望放寬「一簽多行」城市至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增加高消費客群,例如趁全運會延長旅客逗留限制,由7天變14天。

旅遊促進會總幹事崔定邦昨建議,全運會期間放寬內地旅客簽注,可多次往返香港,並延長簽注時間,便利工作人員及已購票旅客進出。旅遊界議員姚柏良向筆者表示,難估計便利措施具體形式,但全運會賽程頻密,部分項目更是跨境進行,現行簽注限制顯然無法滿足實際需要。他建議,藉今次機會加快爭取廣州、北京和上海三大城市一併開放「一簽多行」,吸引高消費旅客來港;第二是就全運會推動專用的創新機制,容許旅客多次進出香港,令觀眾「唔使煩一大輪」。

姚柏良希望本港與內地借今次契機,形成先例,進一步便利粵港澳三地人員往來,打破既有條框,日後作為借鏡推出往來三地的跨境旅遊產品。他認為操作上不算複雜,關鍵是與港澳雙方與內地在行政上如何安排。民建聯鄭泳舜亦期望,有關便利措施可建立參照模式,往後粵港澳再申辦其他全國或國際性運動會時,再採用有關安排。

官場中人:便利簽證安排只屬「期間限定」

官場中人則指,內地居民赴港簽注利便措施仍在商討之中,逗留日數、實際操作等細節未有定案,但可以預期即使有便利簽證安排,只屬「期間限定」,以便利旅客觀賞全運會賽事為最主要目的。至於能否成為擴大「一簽多行」契機,該人指涉及層面廣,參與的內地部委屬更高層次,相信今次集中在回應旅客在全運會簽證方面的需求。

全運會即將百日倒數,籌備工作進入衝刺階段,但門票公開銷售仍未正式公布,不少旅遊業人士心急如焚,盼能盡早部署吸客。建制中人指,今次全運會涉及粵港澳三地,情況較複雜,「唔係一個地方可以決定晒」,料需等多一會。

聶風

即時港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