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島電台「愛心獻東華」籌得26萬

東華醫院行政總裁張建清博士(右二)、CFO鍾啟國(左二),在星島電台接受葉麗玲(左一)及麥翔雄(右一)採訪。東華醫院提供圖片

在星島美西總社,左起:余健全、梁建鋒、雷頌文、張建清、鍾啟國、Jeff Swanson、葉麗玲、任高子娜、麥翔雄合照。本報記者攝

任高子娜(右二)在星島電台接受採訪。東華醫院提供圖片

東華醫院員工接聽捐款電話。東華醫院提供圖片

本報記者黃偉江三藩市報道

星島中文電台與東華醫院合辦的「愛心獻東華」慈善籌款活動昨日舉行。節目期間籌得26萬元,展現三藩市華人社區對本地非牟利社區醫院的全力支持。

東華醫院行政總裁張建清博士感謝社區長年支持,特別感激星島在疫情期間傳遞防疫資訊。作為非牟利醫院,東華面對財政壓力。張建清指出,醫療支出每1元僅能收回0.75元,尤其在特朗普政府削減白卡及紅藍白卡資助後,資金缺口需靠善款補足。在前州眾議員丁右立協助下,東華首次獲得州府1,000萬元撥款,興建三藩市唯一由醫院營運的亞急性護理中心。近期,專業護理設施亦順利取得正式資格認證,並與UCSF Health等機構擴展合作,進一步提供更完善醫療服務。

支持東華 幫人也幫自己

星島美西版社長梁建鋒指出,東華醫院126年來堅守為華人服務的初心,面對現代醫療成本高昂與資源緊張,更值得社區投資與守護。他表示:「支持東華,幫人也幫自己。」因此,星島日報團隊及他本人,都選擇及使用東華醫院及CCHP的醫保與服務。

合和總會館董事余健全憶述,東華醫院2020年2月1日全美首辦有關新冠病毒的新聞發布會,展現其醫療應變前瞻性。自己與三藩市警察局代理局長葉培恩、李小龍等人皆在東華出生,希望醫院延續使命,讓華裔移民有醫療保障與歸屬感。

華埠男青年會副主席雷頌文強調,1930年代黑死瘟疫曾威脅華埠存亡,主流社會一度欲將華埠焚毀遷移,幸東華醫院挺身而出保住社區,拯救無數生命。新冠疫情期間,東華再扮演關鍵角色,設檢測站、提供疫苗及雙語健康教育,深入散房為弱勢群體服務,成功樹立醫療典範。

醫院董事鄧灼照表示,東華再榮獲《新聞週刊》評選為全美最佳州立醫院之一,並成立最先進的癌症化療中心,強化檢測與治療設備,守護居民的健康。

東華首席財務官鍾啟國指出,醫院在日落區、外米慎區及帝利市設有華康醫務中心,提供家庭全科、專科、中西醫及藥房等綜合服務。即便病人無保險或語言不通,醫院仍會協助申請Medicare及Covered California 等。

鍾啟國補充,疫情過後財務壓力沉重,醫藥與人力成本升高,讓醫院更依賴社區捐助。他表示,88%的病人為65歲以上長者,其中75%為70歲或以上,絕大多數屬低收入族群,東華以使命感堅守崗位,盡力減輕其就醫負擔。

藥劑師任高子娜指出,癌症如能早期檢查,將大幅降低治療成本與風險。如前列腺癌可經由家庭醫生依照年齡與病史安排檢查,早期發現提升治癒率,甚至避免化療。醫院也提供心理輔導、營養諮詢與社工支援。

東華下周六辦健康同樂日

東華市場部經理柳靜宜介紹,東華積極參與社區活動,推廣健康理念與醫療資源連結。8月2日(下周六)將於Millbrae舉辦健康同樂日,提供免費健康檢查、抽獎、親子活動等。其他活動還包括7月27日的星島工展會及8月9日的樂齡健康日。

柳靜宜感謝UCSF Health 、三藩市公共衛生局、聖馬刁縣公共衛生局及多位市府官員的支持,強調「可負擔的醫療」是社區安定的基礎。

東華醫院作為社區擁有的非牟利醫院,是華埠居民重要的醫療後盾。除現金捐款外,亦可透過公司配對捐款、房產或股票捐贈及遺贈等方式支持。張建清博士呼籲社區選擇東華醫院及CCHP醫療保險,共同守護醫院長遠發展。

如欲支持東華醫院,請致電 415-677-2470,或到網站 www.chinesehospital-sf.org/radiothon。

灣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