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房屋局局長何永賢接受報章訪問時表示,房委會自2022/23年度至今的公屋落成量已達16.8萬伙,已達《長遠房屋策略》30.8萬伙目標的54%,並逐步扭轉過往公屋供應「頭輕尾重」的情況。當局目標未來10年提供30.8萬伙公屋,目前已達成《長遠房屋策略》目標的54%。加上未來兩年逾2萬個簡約公屋單位落成,本港公屋供應局面將「完全不同」。
調整資助房屋比例 居屋設計優化
公屋與資助出售房屋比例將由7:3逐步調整至6:4。何永賢指出,去年居屋超額認購率有14倍,反映向隅市民「失望率」下降,並以新加坡居屋超額認購率僅5至6倍為例,表示本港仍有改善空間。她提到,近年市民對房屋政策的討論已不再局限於基層住劏房的困境,在政府穩定供應下,年輕人可更積極規劃購買資助房屋,而非因無選擇而申請公屋。
此外,居屋設計將迎來革新。何永賢透露,由今年底起推售的居屋將逐步採用「開門見光」設計,取代過往備受爭議的「開門見廁」佈局。新設計將大門位置調整至面向窗戶,原空間可用作儲物,務求單位更實用。同時,今年起推售居屋不附廚房灶台、晾衣架等居民多數認為無需要的設施,她亦說會多聽意見,如甚麼戶型應保留梗廚、甚麽可改為開放式廚房等。



過渡性房屋入住率偏低 啟德「啟福居」僅40%
據房屋局回覆立法會特別財委會資料顯示,截至今年2月,4個過渡性房屋項目入住率不足一半,其中啟德「啟福居」僅26.6%。何永賢解釋,承辦商在交樓時未完成公共客廳等配套,進度「慢咗啲」,加上啟德社區發展成熟,部分申請者或誤以為「競爭激烈」而卻步。她表示,現時入住率已接近40%,但仍有進步空間,未來亦有丙類供受簡樸房規管影響的住戶申請,期望將有更多居民選擇入住。
長者安居系統試行 明年第二季推優化計劃
房委會去年在觀塘雲漢邨及何文田常樂邨試行「長者住戶大門開關信息系統」,透過監察長者出入情況保障安全。何永賢指出,最難在於釐定警報何時發出,現正研究與平安鐘公司合作,預計明年第二季推行優化計劃。
受海外考察啟發 公屋設計趨向簡約環保
何永賢早前訪問巴塞隆納及里斯本,參考當地社會房屋項目後,反思本港公屋設計是否過度裝修。她舉例,當地採用防鏽鉛水鐵作欄杆,既便宜又具風格,現時公屋設計所花的材料和人力成本甚高,當局有意簡化公屋設計,包括不裝修電機房、大堂不裝假天花、公共空間安裝自動感應燈等,未來本港公屋將遵循「大方實際、價格相宜、環保無浪費」原則,減少不必要的開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