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外交困 石破茂相位堪憂

隨著日本執政自民黨在早前的參議院選舉中大敗,去年10月才上任的首相石破茂已經輸掉三場大型選戰。選民對自民黨有多不滿、石破茂的執政能力有多弱,路人皆知。對於政壇流傳的下台傳聞他嚴辭否認,但這樣的表態與其說是自信,倒不如說是「死撐」。深陷窘局的石破茂顯然已經失去長期執政的本錢——試問天下間哪有屢戰屢敗卻又不必問責的道理?

現年68歲的石破茂是日本政壇的「安保通」,國防議題相當嫻熟,這當然是一大優點,但他黨內勢力不強、沒有重量級盟友支持、政治魅力不足的缺點亦相當明顯。石破茂去年上台後,自作聰明,想通過解散眾議院獲得選民授權,結果弄巧反拙;勉強組成少數派政府後,卻又無法擺脫政治獻金、內閣官員失言等連串醜聞。可以說,石破茂的執政生涯基本上沒有順利過。

客觀而言,黑金醜聞未必是最致命的——許多選民心\xf9媊@意容忍一個相對腐敗的政府,前提是它能夠切實回應大家的民生訴求,但石破茂就是辦不到。米價飆升是影響每一個日本人福祉的逼切問題,但自民黨卻拿不出有效的應對方案,公信力受創在所難免。據官方統計,單在今年上半年,當地月均通脹率逾3%,其中5月的數字甚至高達3.7%,創超過兩年新高。當社會出現下調消費稅以緩解通脹的呼聲,執政黨卻不予回應,結果加劇了選民不滿,他們的怒氣於是在選票上反映出來。

石破茂沒有處理好內政,這是事實。在此情況下,假如可以處理好外部問題,相信有助爭取到不少分數,但事實證明他在這方面亦乏善可陳。今年以來,對日本威脅最大的並不是朝鮮或中國,而是傳統盟友美國。日美貿易談判擾攘多月,經歷7輪談判卻無突破,這已凸顯自民黨的弱勢。

特朗普對石破茂的輕蔑,還體現於他一度彷彿忘記了這位盟邦領袖的姓名,改為稱呼他為「日本先生」。日本人知道自己的首相如此被美國總統戲耍,會有何感想呢?

儘管日美在昨天達成了一份貿易協議,其中關稅被下調至日本相對可以承受的15%水平,帶動日股升近1400點,但仔細分析,協議其實隱藏了好些不利日本的條款,例如在美國投資5500億美元,會否加劇資本外流,從而為日本帶來更大的財政壓力呢?長期而言,這可能為自民黨和整個國家帶來頗大隱患。

在實施選舉式民主的國家,執政黨黨魁因敗選而辭職是常有之事,包括在日本,橋本龍太郎和安倍晉三均曾因自民黨在參議院選舉中失利而下台。可是石破茂面對的困局比兩位前輩還要糟,因為在他帶領下,自民黨不止失去一院控制權,而是同時失去參眾兩院的多數議席,這是1955年創黨以來首次。執政如此差勁,讓人很難相信石破茂有能力保住相位、領導日本。就算他不主動辭職,還是很可能被黨內人士逼宮下台。

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