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在訪華的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及歐洲理事會主席科斯塔,24日先後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及總理李強會晤,馮德萊恩之後表示,歐中已就升級稀土出口機制達成共識。與此同時,歐盟通過對美國的關稅反制方案後,仍盼與美國達成協議。
綜合法新社及路透社報道,24日,馮德萊恩在北京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晤,她在會後召開記者會時說:「我們同意升級(稀土)出口供應機制。換句話說,如果出現瓶頸,這個升級版的供應鏈支持機制能立刻檢查並解決已發生的問題或爭議。」中國同意加快向歐盟出口稀土礦。
她指出,歐中貿易關係已達「明顯的轉折點」,此行做到開放、坦誠、相互理解及相互傾聽的交流,雙方談及貿易、投資及地緣政治問題,部分已找到解決方案,例如出口管制的瓶頸問題,中方已有了快速的解決機制。
她還說,雙方同時也認識到,在一些共同的挑戰與關切上,包括應對氣候變化等,攜手合作就能帶來重大改變。她形容與習近平的會面非常好,指此次會議雖然短暫,卻極具建設性,意義非凡。
而科斯塔亦表示,對話是解決問題的唯一途徑,在一些真正重要的事務上,歐中必須攜手努力。
習近平在會面時提出3點主張:一是堅持相互尊重,鞏固夥伴關係定位。二是堅持開放合作,妥善處理分歧摩擦。三是踐行多邊主義,維護國際規則秩序。他表示,歷史和現實證明,相互依賴不是風險,利益交融不是威脅,提升競爭力不能靠「築\xf9棖]壘」,「脫鉤斷鏈」只會孤立自己。
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在另一場會晤中對歐盟領導人表示,「密切合作」是兩大經濟體的「必然選擇」,「只要中歐雙方切實維護自由貿易,國際經貿就能保持活力。」
在加大應對氣候變化的力度上,中歐罕見地達成一致。雙方共同發表「中歐領導人關於應對氣候變化的聯合聲明」,聲明說,中歐領導人同意加強能源轉型領域的雙邊合作,並致力於加快全球可再生能源的部署。
德國之聲報道稱,此次峰會前的期望很低,原定兩天的日程壓縮至一天。布魯塞爾自由大學政治學系學者馮儒莎表示,對歐盟方面來說,保持對話和溝通渠道暢通至關重要,「目的是為了穩定定期交流。這與傳統相符,因為雙方互為重要合作夥伴。」
與此同時,對於目前與美國的關稅問題,歐盟表示,接近與美國達成協議,形容成果近在咫尺。歐盟27個成員國同時通過對美國的反制方案,一旦在下月1日的限期前未能達成協議,會對930億歐元的美國貨徵收3成關稅。
歐盟發言人亦強調,目前聚焦與美國磋商,期望找到解決方案。官員還透露,如果未能達成協議,歐盟將分階段落實反制方案,首批在8月7日開始,其餘在9月和明年2月實施。本報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