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德體育園︱議員關注減廢措施 政府:園內有完善廢物分解系統 可降解紙杯環保程度更高

文體旅局今日(23日)回覆立法會議員江玉歡質詢,談及啟德體育園減廢措施。就園內未使用重用容器系統一事,政府指園方已作詳細研究,現時所採用的紙杯都屬可降解,認為在體育園現有的廢物分解系統配合下,比起採用塑膠的可重用杯,省卻洗滌相關的資源和程序,保護環境的效果更好。

政府指,園內有完善循環系統可「轉廢為肥」。(啟德體育園)
政府指,園內有完善循環系統可「轉廢為肥」。(啟德體育園)

 

工作人員會把收集得來的廚餘、紙杯及其他紙製容器放入分解系統。(啟德體育園)
工作人員會把收集得來的廚餘、紙杯及其他紙製容器放入分解系統。(啟德體育園)

 

啟德體育園實施全面的廢物回收及管理措施,場內提供大型垃圾分類和回收箱。​(啟德體育園)
啟德體育園實施全面的廢物回收及管理措施,場內提供大型垃圾分類和回收箱。​(啟德體育園)

 

​(啟德體育園)
​(啟德體育園)

 

​(啟德體育園)
​(啟德體育園)

 

 

局方:體育賽事易惹球迷衝突 須嚴防投擲膠樽

江玉歡提及,園方過去曾以保安為由,禁止觀眾於體育賽事攜帶任何容器入場,未有提供重用杯,不過據報在多場於該園舉行的大型體育賽事中,企業包廂及貴賓席出現各種禁攜容器。局方解釋,為確保舉辦大型活動時的安全和秩序,所有進入啟德體育園各個場地參加活動的人士必須遵守營運公司訂明的場地規則,以及因應活動主辦單位的需求而制定的入場條款,例如不可攜帶外來食品和飲料、長雨傘、玻璃或金屬容器等進入場館。所有入場觀眾,包括在包廂和嘉賓席的觀眾,都須遵守同樣的規則和條款。

此外,個別活動的主辦單位可能會因應其活動的性質和安排,在營運公司的批准下在指定區域為主辦單位的嘉賓提供特別的餐飲安排。營運公司會在不影響活動安全的前提下考慮相關要求。特別餐飲安排亦只適用於指定區域,例如容許在包廂內使用玻璃杯;在指定區域以外,例如到包廂外相連觀眾席的範圍觀賞節目時,包廂使用者仍須遵守場地規則,包括不可使用玻璃杯。

就體育園於4月舉辦演唱會期間容許觀眾攜帶塑料或硅膠水瓶及杯入場,但未有於舉辦體育活動期間實施有關安排,局方解釋由於體育活動的競技性質,較易引發球迷之間衝突,須防止觀眾投擲上述物品,香港大球場的體育賽事亦有類似要求。娛樂活動(如演唱會)引發觀眾衝突的機會較低,營運公司和主辦單位一般會容許觀眾攜帶容量不超過600毫升的塑料或硅膠水瓶/杯入場,但不得附有瓶/杯蓋及任何液體。

議員關注啟德體育園減廢措施。
議員關注啟德體育園減廢措施。

 

紙製容器可「轉廢為肥」供園內使用

有關園方至今未推行重用容器系統一事,局方指出,園內設有廢物分類和回收設施,並安裝廢物分解系統,把廚餘、紙杯及其他紙製容器轉化為堆肥材料,轉化的堆肥材料全數可用於園區內各處的植物作施肥之用,體現綠色管理和資源循環再用的理念。而為進一步推動環保,營運公司在場館內使用的紙杯均屬經環保認證的可降解紙杯,一方面推動「走塑」文化和減少觀眾使用塑膠餐具,另一方面能保障衞生標準,提升觀眾體驗。

此外局方提到,營運公司過去已進行研究,並參考香港和其他地區的做法。就使用可重用塑膠容器的建議,營運公司詳細考慮後認為運送和清洗可重用容器等過程會產生額外的碳排放及運用其他資源,加上重用塑膠容器不可降解,既不能「走塑」,亦削弱了啟德體育園推動減碳和資源循環再用的效果;而使用可降解紙杯則能充分配合和善用上文解釋的啟德體育園廢物分解系統,整體的減碳效果相對較佳。

翻查資料,啟德體育園啟用時引進了大型廢物分解系統,經測試後預計每年可將逾200噸的廚餘、紙杯及其他紙製容器轉化為堆肥,預計近85%的固體廢物經處理後將直接蒸發成水蒸汽,藉此協助園區於大型活動期間減少廢物棄置量。

即時港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