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教官系列|督察當學警預備訓練班「開荒牛」 見證學員從迷茫變堅毅:低潮也能逆轉

警隊早前與3間專上院校合辦「應用教育文憑──學警預備訓練課程」,為有志投身警隊的青少年提供培訓機會,課程於去年9月開辦,首屆學員已在今年5月順利畢業。學警預備訓練班教官、督察陳劍昌過去一年透過課程培養學員的紀律、思維與團隊精神,從中見證他們由散漫到積極、從迷茫到堅毅的蛻變,「人生總有高低起伏,只要有正確的態度,沉著迎戰,低潮時也能逆轉,我希望將這個理念帶給學生。」

學警預備訓練班靈感源自昔日的少年警察訓練學校,旨在幫助有意成為警察的年輕人接受系統化訓練和教育,為加入警隊做好準備。督察陳劍昌表示,學警預備訓練班佔「應用教育文憑──學警預備訓練」課程的180小時學習時數,課程內容主要涵蓋警隊實務、入職準備、體能訓練及思維啟發,當中包括野外進行的兩天一夜基礎才能訓練及五天四夜進階才能訓練,透過獨處挑戰、克服高空及團隊任務等培養學員的獨立思考、團隊合作及自我認知,從中得以成長,「透過一年的課程,慢慢讓學員準備好,不論是心態還是體能上。」

昌Sir坦言,學警預備訓練班的學生多為17至18歲青少年,他們往往人生目標模糊,思想仍較為幼嫩,因此課程特別強調紀律的重要性,希望逐步幫助建立成為警察所需的基礎,「縱使仍是學生,他們將來可能會加入警隊,如果沒有紀律,市民怎麼信任他們。」

學警預備班訓練教官、督察陳劍昌(右一)過去一年透過課程培養學員的紀律、思維與團隊精神,從中見證他們由散漫到積極、從迷茫到堅毅的蛻變。
學警預備班訓練教官、督察陳劍昌(右一)過去一年透過課程培養學員的紀律、思維與團隊精神,從中見證他們由散漫到積極、從迷茫到堅毅的蛻變。

 

陳劍昌(左一)指導學員進行體能訓練,為他們日後投考警隊做好準備。 蔡楚輝攝
陳劍昌(左一)指導學員進行體能訓練,為他們日後投考警隊做好準備。 蔡楚輝攝

 

除了擔任學警預備班教官,陳劍昌亦參與課程的規劃和籌組。 蔡楚輝攝
除了擔任學警預備班教官,陳劍昌亦參與課程的規劃和籌組。 蔡楚輝攝

 

陳劍昌強調,學警預備班重視學員的思維啟發。  蔡楚輝攝
陳劍昌強調,學警預備班重視學員的思維啟發。 蔡楚輝攝

 

 陳劍昌以班主任身份陪伴學員渡過整個學年,其首批學生已於今年5月畢業。
陳劍昌以班主任身份陪伴學員渡過整個學年,其首批學生已於今年5月畢業。

 

強調學員的思維啟發,亦是昌Sir的教學理念。他認為,比起單純聽從命令,理解當中「為甚麼這樣做」更有助年輕人進步,因此在課程中設計情境平台,讓學員親身面對挑戰,引導並鼓勵他們自行思考解難方案,並在事後討論可行方法,以培養他們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像組裝齒輪一樣,把思維的框架搭好,讓他們將來能獨立應對各種挑戰。」

他補充,為配合警隊「智慧警政」方針,課程亦融入科技元素,例如利用程式結合智能體脂與肌肉檢測機,收集學員入班後及訓練各階段的對比數據,以評估學員進步速率和不同課程強度對其身體的影響,從而提升訓練效果。

作為學警預備訓練班的「開荒牛」,昌Sir從初期的課程規劃和籌組、教材編寫、場地安排等,再到課程開辦後擔任班主任教授首批學員,都是一手包辦,慶幸首屆課程116名學生已於今年5月順利畢業,當中100人成功投考警隊,將於7月28日進入警察學院受訓。他訴說,這一年來見證了學生的轉變和成長,對此尤為感觸。

昌Sir分享,一位來自富裕家庭的學員,起初態度散漫、經常遲到,但在課程中逐漸變得積極主動,最終在進階才能訓練中完成蛻變,令其父母喜出望外,更在畢業禮上感動落淚,「課程的初衷之一,是希望學員有所改變,早前不少家長出席畢業禮後向我們致謝,更有家長說孩子由從不做家務、懶散無目標,變得主動幫助家人、早起運動……作為教官聽到這些說話,亦感到十分欣慰,因為達到了課程預期的成果。」

此外,昌Sir提到一名來自單親家庭的男學員,一直與母親相依為命,他雖懷有當警察的夢想,但因母親患癌需要照顧,令他難以顧及學業,幸而學警預備訓練班的出現給予達成夢想的機會,他亦不負眾望,在課堂上展現堅毅積極的態度,最終順利畢業,「作為計劃的第一批教官,最大感受是課程真的幫助到有類似經歷的青少年,得以實踐志向投身警隊。」

第二屆「應用教育文憑──學警預備訓練課程」正在招募中,今年8月8日截止報名,有志加入警隊的人士,可參閱警務處網頁( https://www.police.gov.hk/ppp_tc/15_recruit/dae.html )了解詳情及報名。

記者 麥鍵瀧

即時港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