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訊
美國司法部週四(17日)要求加州各縣政府提供目前關押於地方監獄中所有非美國公民的囚犯名單,包括他們被指控或定罪的罪行,以及預計釋放的日期。
司法部發表聲明稱,此項「數據請求」針對洛杉磯與舊金山等縣,目的在於「協助聯邦移民當局優先遣返那些非法入境後又犯下罪行的非法移民」。
《洛杉磯時報》報道,此舉為特朗普政府與加州之間在移民政策與庇護城市法規爭議上的又一戰線。自特朗普總統發出大規模遣返命令以來,美國移民與海關執法局(ICE)已在南加州地區大舉展開掃蕩行動,逮捕人數以千計;司法部也已就庇護政策對洛杉磯市提起訴訟。
加州官員長期捍衛庇護政策,該政策一般禁止地方執法部門執行聯邦民事移民法,但對於涉及刑事犯罪者則設有例外。他們同時批評特朗普政府與ICE在南加州的逮捕手段過於激進,並指出多數被捕者並無刑事定罪紀錄。
加州檢察總長羅布˙邦塔(Rob Bonta)辦公室立即對司法部此項要求的合法性提出質疑,並表示將審查該命令並監督其執行情況,確保「符合現行法律」。
邦塔辦公室發言人指出,加州《價值法案》(California Values Act, SB 54)規定:「只有在ICE出示涉嫌違反聯邦刑事移民法的逮捕令時,縣級監獄才可將在押人員移交給ICE,但並不允許將所有在押者資訊通報給司法部,不論這些人是否已被定罪。」
發言人並強調:「特朗普總統與其司法部不能逼迫我們的地方執法部門違法行事。」
洛杉磯縣警長部門近日首度恢復部分在押人員移交ICE的做法,理由是屬於州與地方庇護法所允許的刑事例外。
洛縣官員對媒體詢問表示,有關此事的問題應轉向警長部門。
週四上午,在洛杉磯縣公民監督委員會會議上,警長羅伯特˙盧納(Robert Luna)被問及司法部的請求時表示,所有在押囚犯的基本資訊其實已可透過該部門網站公開查閱。
他說:「一旦有人被登記、處理並進行指紋掃描,這些資料就會進入全國系統,聯邦機構人員自然會知道他已被拘押。這不是我們主動通報,而是根據指紋掃描自動通知的結果。」
司法部表示,希望各縣政府能自願配合提供所要求的資料。但若拒絕配合,司法部將「採取一切可行手段取得資料,包括發出傳票或啟動其他強制程序」。
司法部還表示:「雖然每一名非法移民從定義上來說即已違反聯邦法律,但那些非法入境後又進一步犯罪者,顯示他們對國家安全與社會安寧構成更高風險。」
需要指出的是,美國境內的非公民並不全是非法居留者,部分為永久居民或持合法簽證者。然而,在打擊非法移民的行動中,特朗普政府也對這些合法類別的非公民加強審查與監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