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時報》報道,全國人口最多的加州,若具代表性,或預示美國在新冠疫情後的整體壽命尚未完全反彈。
根據《美國醫學會期刊》(JAMA)刊登的一項最新分析,加州在2020與2021年疫情高峰期間的壽命顯著下滑,至2024年時仍未回復至2019年疫情前水平。研究指出,這主要與非新冠因素有關,例如藥物過量與心血管疾病等所造成的死亡比例隨時間增加,對壽命的影響反而超越新冠病毒。
該研究由西北大學健康經濟學家兼人口學家施萬特(Hannes Schwandt)領導。他表示:「我對研究結果感到相當失望。疫情過後,壽命數據通常會迅速反彈,有時甚至會短暫超出原有趨勢,因為疫情多數奪走的是年長及體弱者,若非感染,他們可能在之後幾年才會死亡。」
「壽命」是根據當前不同年齡死亡率,推算出一個假想新生兒群體的平均預期壽命,並非針對任何單一個體的具體預測,而是一項整體性指標,反映出不同族群所面對的健康風險。
根據早前研究,全國壽命在2019至2021年間下降超過兩年,從78.8歲降至76.4歲。雖然2022與2023年略有回升,但尚未完全恢復。
根據研究,加州在疫情前的五年間壽命呈緩慢上升趨勢,2019年為81.4歲。但疫情來襲後數據急跌,到2021年已下滑近三歲。雖然疫情退卻後數據曾回升,但未如預期呈V形反彈。2024年壽命僅回升至80.54歲,仍比2019年低0.86歲。
研究亦分析不同收入與族裔的趨勢,按居住地區中位收入分成四組,並計算非裔、白人、拉美裔與亞裔人士的壽命變化。
結果顯示,住在貧窮地區的人士在疫情期間壽命下降幅度更大,但至2024年,高低收入地區之間的壽命差距與2019年大致相同,維持在五年半左右。
至於族裔差異,拉美裔與非裔在2024年的壽命仍明顯低於疫前水平。拉美裔較2019年下降1.44歲,非裔下降1.48歲;相較之下,白人與亞裔則分別下降0.63歲與1.06歲。
拉美裔過往在加州的壽命普遍高於白人,2020年疫情期間一度被顛覆。雖然2022年重新取得壽命優勢,但幅度仍不及疫前:2024年拉美裔比白人平均長壽1.17歲,低於2019年的1.98歲優勢。本報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