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實政圓桌立法會議員田北辰早前提出議員議案,促請政府配合人工智能(AI)發展趨勢,全面改革中小學課程架構,推動「科科融入AI」。教育局昨日公布更新後的「初中科學科課程框架」,新增「數字教育工具和人工智能的應用」章節,標誌著AI教育邁出重要一步,田北辰對此表示歡迎及支持。
樂見教師可適度運用AI輔助教學 學生可透過AI分析數據
田北辰指出,他在5月22日提交議案前,已諮詢教育局,獲悉當局正著手研究AI教育的相關工作。他樂見教育局迅速公布具體措施,允許教師適度運用AI輔助教學,學生亦可透過AI進行數據分析及研究反思,提升學習成效。
田北辰又以「屏風效應」教學為例,傳統課堂依賴單向講授,學生被動接收知識;而引入AI後,學生可透過一對一互動、模型構建及實時反饋,深入探究科學原理。「學生能主動提問、實驗,並由AI提供即時分析,教師再作總結驗證,這種模式更能激發求知慾。」他亦提到,已有小學利用AI協助學生構思作文框架,透過自動評分及修改建議,推動學生反覆改進作業,學習成效顯著。
他認為,AI融入各學科的關鍵在於教育局的執行決心及成效評估。他於上周五( 4日 )的教育事務委員會會議上提出兩項建議,包括改革小三、小六及中三的「全港性系統評估」(TSA)數學科內容,以數字教育能力等新元素取代過時題型,獲教育局正面回應。他相信,在局長與副局長的領導下,香港教育界將迎來AI驅動的新景象。
「AI教學並非難事,重點是當局能否持續推進,並建立科學的評估機制。」田北辰呼籲各界拭目以待,共同見證AI為教育帶來的革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