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智華)
一般小投資者,容我講句,多皆感性蓋過理性,兼且自願變「冇常識」,故此多蝕大本,被有牌或無牌騙子誤導。處身盜匪如毛的金融世界內,當然蝕大底變成水魚。
經常有唔忿氣的老友問:「碌Sir,我呢隻股票,冇理由差成咁,幾時有機會見家鄉呢?」
若兜口兜面直斥其非,盞大家冇癮。故此,只好聲好氣解釋:「金錢世界內,一切商品,包括金融商品,例如股票,只有市價,並沒甚麼家鄉價。故此,你一買一賣,就應事先判斷主觀客觀形勢,分析目標股票仲有冇機會升。例如若你早年錯誤買入飲食股翠華(1314),咁就肯定一生一世都去唔返上市價,更遑論歷史高價了。翠華十年前由五元多一路跌,你唔識走,就只有不斷蝕,到如今,兩毫子都冇,死未?」
翠華衰成咁,當然有一百個理由,我無謂公開,亦冇氣分析。總之,呢類股正是典型永遠冇家鄉價的渣股,持有者若幻想有機會重見家鄉,真係豬頭人了。
另外,小弟N咁多年前已不停向讀者解釋,咪信與地產界有利益掛\u920e者亂\u564f,要用腦分析班友仔不停宣揚的謬論。
其中之一為——香港樓市冇得跌!因:一、有極剛強需求;二、地價成本高;三、建築成本及人工只會升不會跌。三點夾埋,就得到結論——樓價永遠只升不跌,冇得平!
其實,讀過BB經濟學的\u510d瓜學生都應知,一切商品定價,只講供求,不講成本!樓,絕對是商品,怎可有例外?我幾年前見到樓價癲晒,不停提這個基本理論,可惜人微言輕,敵不過地產利益大集團,唯有等天然「地心吸力」出現。
今天你會否仍堅持物業非普通商品,故此冇得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