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大規模驅逐移民政策的一環 或引發寒蟬效應

全國公共廣播電台 (NPR)報道,根據司法部這份新備忘錄,司法部正在擴大個人可能喪失公民身份的犯罪標準。這包括危害國家安全的行為,以及針對個人或政府實施詐欺的行為,例如「薪資保護計畫」貸款詐欺或聯邦醫療補助(Medicaid)或醫療保險(Medicare)詐欺。

「移民法律資源中心」(Immigrant Legal Resource Center)的政策主任薩米拉•哈菲茲(Sameera Hafiz)表示,「看到本屆政府正在策劃如何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擴大其用途,令人感到非常震驚和擔憂,」全國移民法律倡導組織該組織提供移民法方面的法律培訓。

她說:「這在某種程度上是在試圖製造二等美國公民」,即一部分美國人是安全的,而那些非在美國出生的人仍然面臨失去來之不易的公民身份的風險。

其他移民專家則指出該指南的另一部分,這賦予了美國檢察官更廣泛的自由裁量權,以確定其他符合條件的喪失公民身份案件。備忘錄指出:「這些類別不限制民事部門追究任何特定案件」,而喪失公民身份的優先事項可以包括「轉交給民事部門的任何其他案件,如果該部門認為這些案件足夠重要,值得追究」。

西北大學普利茲克法學院榮譽教授史蒂夫•盧貝特(Steve Lubet)表示,這種措辭似乎賦予聯邦政府在決定針對誰方面「廣泛的自由裁量權」。他說:「許多類別都非常模糊,以至於毫無意義。甚至不清楚它們是否與詐欺性取得公民身份有關,而不是歸化後行為。」

馮•斯帕科夫斯基(Von Spakovsky)認為:「當我們向外國人提供歸化的機會時,我們賦予了他們一項巨大的特權,成為美國公民的特權。坦白說,我認為一個人無論是在進入美國之前、申請公民身份期間還是歸化之後,是否是人口販運者或毒品走私犯都不重要。」

他接著說:「任何濫用成為美國公民特權的人,只要從事了這種應受譴責的行為,都應該被撤銷公民身份。」

盧貝特曾廣泛撰寫有關喪失公民身份的文章,他也對此可能對家庭造成的潛在影響表示擔憂,特別是那些因父母歸化後被撤銷而喪失公民身份的兒童。他說:「讓我震驚的是,這將對透過父母歸化的兒童產生漣漪效應。」「那些認為自己是安全美國人,並且沒有做錯任何事的人,可能突然面臨失去公民身份的風險。」

司法部沒有回應關於這將如何影響歸化父母的子女,以及在個人因喪失公民身份而成為無國籍人士的情況下會發生什麼的問題。

南加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