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蘭律師領袖年會雲集各地律師協會舵手 大律師公會毛樂禮:港法律界國際地位不變

香港大律師公會主席毛樂禮資深大律師,當地時間(21日)在意大利米蘭出席國際律師協會舉辦的「律師領袖周年大會」,是他首度以公會主席身份出席。毛樂禮表示很榮幸作為香港法律界代表,與全球幾十個司法管轄區的大律師公會或律師會領袖聚首交流,共同探討行業的發展方向及未來挑戰,「反映香港法律界在國際舞台上佔重要席位,作為法律服務樞紐的地位不變」。

大律師公會主席毛樂禮、副主席薛日華到意大利米蘭出席第18屆律師領袖周年大會。
大律師公會主席毛樂禮、副主席薛日華到意大利米蘭出席第18屆律師領袖周年大會。

毛樂禮偕副主席薛日華資深大律師,應國際律師協會(International Bar Association)邀請,到米蘭出席第18屆律師領袖周年大會(18th Annual Bar Leaders’ Conference),會議一連兩日在當地著名學府博科尼大學舉行。論壇為法律界的年度盛事,與會人士主要是各地大律師或律師協會領軍人物,今年大會主題包括大律師公會或律師會的角色轉變、如何達至可持續發展,及多場以反貪、行業趨勢或監管制度為題的圓桌會議,除了東道主意大利,亦有來自英國、法國、澳洲、南非、日本等等法律團體領袖及法律學者參與。

(左起)大律師公會主席毛樂禮、愛爾蘭律師協會會長Eamon Harrington、愛爾蘭律師協會副會長Rosemarie Loftus、大律師公會副主席薛日華。
(左起)大律師公會主席毛樂禮、愛爾蘭律師協會會長Eamon Harrington、愛爾蘭律師協會副會長Rosemarie Loftus、大律師公會副主席薛日華。

毛樂禮﹕香港是解決爭議的理想中立地

在會議期間,各國的與會者都關注地緣政治及全球經濟等狀況對司法制度及法律行業帶來的挑戰,毛樂禮向他們解釋香港在「一國兩制」下實行普通法制度,司法制度獨立地運作,具備連通內地及世界的獨特優勢,在經濟不明朗的因素下,調解和仲裁的需求日增,他特別介紹下星期在香港舉行的《關於建立國際調解院的公約》簽署儀式,國際調解院將成為首個專門以調解方式解決國際爭端、總部設於香港的政府層面國際組織,歡迎法律業界選擇香港作為解決爭議的中立地。

今次是繼國際律師協會2月在香港舉行亞太區域論壇雙年會後,毛樂禮和薛日華再以公會正、副主席身份參與國際律師協會相關活動。

即時港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