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棋盤︱內地節約風再起 議員倡港府採購國產車

近期內地再吹起節約風,先是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蔡奇到河北調研時表明,要在全黨鍥而不捨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做到省、市、縣、鄉、村「一貫到底」,堅決整治黨內「吃喝風」;中共中央、國務院周一亦發布修訂後的《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新增多項規定,包括降低公務活動成本、公務車需優先選用國產新能源汽車等。

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修訂後的《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通知要求,公務用車實行政府集中採購,應當選用國產汽車,優先選用新能源汽車。資料圖片
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修訂後的《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通知要求,公務用車實行政府集中採購,應當選用國產汽車,優先選用新能源汽車。資料圖片

內地倡官場「帶頭過緊日子」

中央政治局於2012年通過「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繫群眾的八項規定」,包括精簡會議、規範出訪、改進警衛工作如減少封路等,同時厲行勤儉節約,嚴格執行住房、車輛配備等有關工作和生活待遇的規定,被視為習近平擔任總書記後,推動黨內反腐的重要起點。

過往內地一些地方及部門,享樂主義及奢靡之風盛行,領導幹部鋪張浪費、吃喝成風,既有損形象威信,亦影響與群眾關係,中央推出八項規定大力整頓,並強調要「一抓到底」,化風成俗。除了適用於內地黨政機關,對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及政協委員也有影響,有資深建制形容,10多年前上京開兩會,幾乎是「晚晚有飯局、夜夜有酒飲」,但自從八項規定出台後,宴會、應酬活動已大為減少,接待單位亦避免餐飲過於奢華,減少「舌尖上的浪費」;疫情之後,人大政協在兩會期間外出飯局須報備,民建聯等政黨亦不再在京城舉辦酒會。

今次《反浪費條例》修訂,把「帶頭過緊日子」寫入黨政機關應當遵循的原則,又提出「建立健全國內公務接待集中管理制度」,例如工作餐不得提供高檔菜餚,不得提供香煙、不上酒,不得以舉辦會議、培訓等名義列支、轉移、隱匿接待費開支等。有港區人代指,港澳人士到內地一向有例外安排,可提供紅酒,有內地官員曾笑言,「你們來,我們才可以喝酒」,但關注在新規定下,對擴大內需、提振消費無可避免有影響。

全國港澳研究會顧問劉兆佳。
全國港澳研究會顧問劉兆佳。

全國港澳研究會顧問劉兆佳表示,八項規定令不良風氣大為改善,但相信仍未達中央要求,特別是國家經濟正面對轉型、地方政府財政緊絀,因此須進一步規定厲行節約,既有助減輕財政支出,亦有利打擊貪污問題。至於香港應否仿效,劉兆佳相信節約是趨勢,不止政府,工商界本身亦面對財政壓力,避免過於奢華或頻密款待。

《反浪費條例》同時提出公務用車需政府集中採購,應選用國產車,並優先選用新能源汽車。近年港府積極推動電動車普及化,去年當局共購入86部新電動車,但當中9成屬日本一品牌,工聯會議員陸頌雄早前質疑為何不購入性能更高的國產電動車,物流署則解釋是按投標評分。

民建聯議員陳恒鑌認為,國產電動車性能高「又平又靚」,但過往受到排斥和不公平競爭,「可能有人不習慣用內地品牌」,往往未被納入採購之列,認為須摒棄排斥心態,最重要是確保招標做到公平競爭,不要排斥內地品牌。亦有議員說,政府高官不妨多改用國產電動車作座駕,身體力行支持國家政策。

聶風

即時港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