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土力工程處正研究利用創新科技及大數據分析,強化斜坡管理及應對山泥傾瀉風險的能力。土力工程處副處長(港島)岑家華今日(19日)表示,處方將於今年透過兩個運輸及物流局的低空經濟「監管沙盒」試點項目,試驗利用自動化無人機技術,作斜坡安全管理,範疇包括工程管理、斜坡監察,以及緊急應變,項目未有確實推行時間表,但預計今年內提交立法會。





「監管沙盒」讓無人機超視距飛行
岑家華表示,處方一直有使用無人機協助視察山泥傾瀉現場,例如2023年耀興道山泥傾瀉事故中,便花了3日時間運用無人機的激光掃瞄,建構出山坡立體模型,幫助接下來的緊急應變工作。他指,由於目前法例規定無人機必須在視野內飛行,運用場景有一定限制,因此運物局公布的低空經濟「監管沙盒」試點項目便試驗自動化無人機,讓無人機在超視距飛行。
他介紹,處方會制定安全的飛行路線,讓無人機從流動的無人機場出發,按照預設時間執行自動化飛行任務,對人造斜坡、災害緩減措施,例如泥石壩或柔性防護網,以及大範圍的天然山坡進行恆常監察,記錄不同時間的航空影像。他指,過往處方曾嘗試借助衛星圖視察暴雨後的山泥傾瀉情況,但受到雨雲阻擋視角而成效不彰,無人機只要風勢許可,即使下雨亦可出動,即時巡查受影響地區,了解最新狀況並制定緊急應變策略。
另外,土力處亦正積極開發「智慧斜坡記錄冊」,擴展數據庫資料,例如防治工程紀錄、維修保養紀錄、曾承受雨量紀錄、山泥傾瀉紀錄和所涉及投訴紀錄等,將紀錄冊由「身份證」變「履歷表」。他指,發展「智慧斜坡紀錄」有助處方更有效利用人工智能及大數據分析,提升斜坡安全管理功能,包括決定防治工程的優次,揀選斜坡進行維修審核,以及優化山泥傾瀉警告系統等工作。
記者:趙克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