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面對特朗普總統對中國進口商品徵收高達145%的史無前例關稅,加州第17區眾議員楊馳馬(Matt Haney)昨日(4月29日)聯合中華總商會、華埠商戶聯會及多位商家代表,在三藩市華埠街頭舉辦新聞發佈會,嚴正警告這場「關稅戰」正對華埠的經濟和文化造成毀滅性打擊,呼籲加州人民團結抵制此項錯誤政策。
新聞發佈會由中華總商會第一副會長李婉兒主持。楊馳馬在發言中直言,華埠小型企業如今面臨商品價格上漲15%至30%的壓力,尤其是乾麵、醬料、茶葉和中藥等依賴進口的商品。他表示:「特朗普徵收145%關稅,對這些移民創辦的企業來說,形同宣判死刑。」
楊馳馬強調,華埠這些歷史悠久的家庭企業90%的貨品來自中國及亞洲,貿易戰直接衝擊其生存根基。「我們不是在對抗中國政府,而是在懲罰美國自己的移民社區,這樣的政策無助於讓美國更強大,只會製造經濟混亂。」他批評關稅政策不僅抑制復甦,更可能永久摧毀華埠的發展潛力。
中華總商會會長劉運方指出,貿易戰帶來的後果甚至超越疫情時期,「當時我們還能獲得政府資助,現在卻要面對飛漲的物價與高漲的仇華情緒,這是雙重打擊。」他強調,華埠消費者購買來自祖籍國的產品,是文化認同的一部分,不是選擇,而是生活所需。
華埠商戶聯會會長邵旗謙則表示,小企業首當其衝,商品來源幾乎全靠中國,高關稅壓縮了利潤空間,也讓低收入族群難以負擔生活所需,導致消費欲望下降,最終形成生意冷清的惡性循環。
多位商戶代表也在現場發聲。都板街一家禮品店老闆娘Tracy說,她雖已提前進貨,但年底新年商品仍積壓在中國倉庫,心急如焚。她說:「現在不但要多付關稅,還沒有貨運公司願意接單,整個物流鏈被打亂。」
華埠企李街的佛具店老闆娘李欣桐則分享,她剛從中國訂了一整櫃貨物,希望擴展生意,但高關稅讓夢想破滅。「我連機票都得改簽,還找不到人願意運貨,誰還敢投資未來?」她特別後悔當初投了特朗普一票。
洪記面家老闆娘Amanda表示,許多必需食材如大地魚、雲吞皮都買不到,菜單可能被迫刪減。遊客大減、午餐冷清,昔日人聲鼎沸的餐廳如今門可羅雀。「我們會選擇本地商品,但很多貨根本無法本地生產。」新亞洲老闆蘇漢強說。楊馳馬補充,不只是三藩市,整個美國華人社區都遭波及。紐約唐人街企業為應對關稅,被迫調漲售價至少10%;洛杉磯港口運輸量則預估減少40%。他指出:「這不是病毒,是來自聯邦政府的直接攻擊,我們必須讓它結束。」他最後表示,加州及其他州政府已對特朗普政府提出訴訟,「因為這些政策傷害了我們的當地企業、我們的經濟,也傷害了我們的族裔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