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觀察:特朗普接到緬甸來電?

中美關稅戰之際,美國《時代》雜誌近日公布特朗普專訪,他聲稱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已打電話給我」。隨後在白宮回答媒體詢問此事時,特朗普又說:「我不想評論這件事,我和他見過很多次了。」有網友調侃,特朗普可能是接到緬甸電詐中心的「習近平來電」。

中方看穿特朗普語言偽術

中國駐美大使館透過「答記者問」回應,有關言論純屬混淆視聽,據了解,中美沒有就關稅問題進行磋商或談判,更談不上達成協定。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昨天也公開打臉,明確表示「近期兩國元首沒有通話」。

中方已看穿特朗普的語言偽術。路透社
中方已看穿特朗普的語言偽術。路透社

 

相關新聞:關稅戰︱外交部稱中美未有談判​​與磋商 路透社:習近平本周將訪問上海

過去半個月,特朗普頻頻暗示中美在溝通談判,中方也多次公開否認,甚至用了「假消息」。那麼,為甚麼特朗普為何一再對外放話?央視旗下《玉淵譚天》詢問AI,AI表示,通過回溯特朗普過往的多次發言和傳記,可以發現這都是他的一種交易策略。

早在特朗普30多年前的一本自傳里就提到,「創造事實」就是一種談判技巧,特別是當事情進展不順利時,就會傾向於用「正在解決」等模糊表述來保持話題熱度。

相關新聞:關稅戰|貝森特:美中談判「有出路」 惟達成協議需數月

中方不急於媾和,是看穿了特朗普的語言偽術,特朗普越是坐不住,北京越要沉住氣。中方保持戰略定力的背後,除了實力支撐,也得到國內民意支持。正如《紐約時報》引述分析人士稱,因為美國的政治壓力和華爾街的動盪,中國政府在賭自己比特朗普政府更能承受貿易戰的痛苦,「他們看出特朗普想找台階下,而且很高興讓他自作自受」。這有助塑造習近平的強人形象。

上周習近平主持的中央政治局會議,首度提出「國際經貿鬥爭」。與2018年的「經貿摩擦」相比,「經貿鬥爭」反映出中央對當前國際形勢的嚴峻性、長期性和艱巨性的最新判斷,也就是不會選擇退讓,而是打持久戰。

紀曉華

 

即時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