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位角逐市長候選人 較少著墨於教育政策

幾十年來,政治家一直把教育視為實現社會繁榮的重要基石,但在今次激烈的市長競選中,教育卻很少受到關注。

《紐約時報》報道,距離民主黨初選不到9星期,主要候選人均未發布單純以中小學教育為中心的計劃。在強調重大議題時,候選人平均每人僅花費約75個字來談論教育,而仍然對年輕一代造成影響的「疫情」一詞很少出現。

在貧富差距嚴重的紐約市,公共教育既是社會流動的潛在引擎,也是地方政府影響紐約人日常生活的最大方式之一。公校系統負擔教育比三藩市總人口還多的學生,為他們上大學或就業做好準備。市教育局擁有超過13萬名員工,是最大的僱主之一;其400億元預算是一筆巨額支出,超過了警察、消防和衛生部門的總和。

儘管最新的聯邦考試結果顯示,紐約市成績最差學童的閱讀和數學能力出現了令人擔憂的下降,但幾乎沒有民主黨市長候選人就如何解決學業成績問題提出見解。此外,上學年有超過1/3學生缺課至少10%,而大多數候選人也未提出強有力的計劃來解決長期曠課。而且英語學習兒童的入學人數正在激增,但候選人也沒有提及滿足學校對雙語教師的迫切需求。

在教育相關方面,許多候選人承諾投資學校的社會服務、減少班級規模,或擴大青少年就業計劃;相反,更多著墨在緩解嚴重的住房短缺問題、降低不斷飆升的家庭成本,以及擴大免費兒童照顧服務。

本報訊

紐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