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紐約大學民主派(NYU College Democrats)主辦曼哈頓第一選區市議員論政會17日晚在該校舉行,現任議員馬泰及兩位挑戰者高文(Jess Coleman)及華人參選人余燕志(Eric Yu)出席。
大家就選區內各項議題展開討論,包括入城費、遊民所、街道清潔、鼠患、公共治安等發揮個人政見,三人最為意見分歧是華埠社區監獄,三人最有火花的討論是區內房屋政策。
馬泰表示,支持雷克島全面關閉,認可市議會推進關閉計劃,同時反對華埠社區監獄的興建。
余燕志回應這正是他參選的主要原因,他認為既要關閉雷克島又反對社區監獄對公共安全是相斥的,也間接造成紐約治安不靖的原因,紐約是個法治城市,犯罪者須受處分,他認為雷克島不單不應關閉,應以改善行政全面改革,並設立精神病患的專門診所,解決在街道及地鐵內的精神病遊民,否則紐約治安得不到改善,人民生活得不到安寧。
高文支持關閉雷克島,也不贊成華埠有個巨形監獄,他認為解決方法是減少坐監人口,即是輕罪不入坐牢。
馬泰認為選區內的房屋應100%可負擔,他批評前市長彭博及前華埠市議員陳倩雯沒有推動100%可負擔房屋計劃,即使是80/20 或是50/50 (即80%市價20%給窮人)都未有解決居者有其屋的需求。
高文馬上回應,位於華埠毗連的伊莉莎伯街花園(Elizabeth Street Garden)正是100%可負擔房屋計劃,市府已計劃建123個單位可負擔房屋,這塊地皮業權是市府的,附近一個有錢家族在這花園內放置了個人雕塑收藏慢慢據為己有,當市府收回地皮建可負擔房屋時,馬泰竟然與民眾一次又一次提告阻止政府建屋而保留花園,令到這塊可以安置123個家庭花了近10年時間仍在糾纏在官司之中,一年半載安置123個家庭卻花了近10年仍是空地一片,市長亞當斯的「同意之城」(City of Yes)也是嘗試解決全市住屋危機,但馬泰是反對的議員之一,足見這位議員矛盾的房屋政策。
馬泰反駁高文說,綠化市容也是他的政綱,選區須要更多綠化的公園,高文堅定地回嘴說:「當一個無家可歸者用絕望無助的眼神向你找尋一個棲身之所時,你的選擇是捍衛公園而不是為他找個安身之所,你這是甚麼房屋政策?」
余燕志表示,他主張是多種收入(mixing income)房屋政策,有錢人可以買樓,低收入者可安排住「半政府樓」(Mitchell Lama),沒有地產商會同意建100%可負擔房屋,那是不切實際的房屋政策。本報記者周靜然紐約報道

紐約大學主辦第一選區市議員論政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