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財務省週四報告稱,日本在 3 月至 4 月財年出現貿易逆差,但對美國實現順差。
根據臨時統計,截至今年3月的財年,日本全球貿易逆差總額達5.2兆日圓(370億美元),連續第四年逆差。
對美國的順差激增至9兆日圓(630億美元)。
對美國總統特朗普來說,對美出口是一個有爭議的問題,日本談判代表正在華盛頓就美國提高關稅提出異議。日本是美國長期以來的重要盟友和主要投資者,為數十萬美國人提供了就業機會。
特朗普4月2日表示,他計劃對日本進口產品徵收24%的關稅,這是宣布對數十個國家提高關稅的一部分。在金融市場陷入恐慌之後,他對進口稅實施了為期 90 天的部分暫停,同時將對中國商品本已很高的關稅提高至 145%
日本仍面臨10%的基準關稅以及25%的進口汽車、汽車零件、鋼鐵和鋁出口稅。其中大部分職責已於近期生效,但對於陷入困境的首相石破茂來說,卻構成了嚴峻挑戰。
一些分析師表示,東京可能會在某個時候宣布一些令人意外的讓步,例如進口更多美國大米。米作為日本國民的主食,在日本人心中佔有特殊的地位,長期以來一直是日本受保護的行業。但最近大米短缺導致價格上漲。
受電腦晶片和汽車等商品強勁出貨的推動,日本年度出口額較上年增長 5.9%。進口成長4.7%。但日圓貶值導致進口成本更高。
最近大量外國遊客湧入日本,推動了出口成長,因為此類消費也算是出口。
3月份,日本貿易順差5,440億日圓(40億美元)。出口較上年同期成長近4%,連續第六個月成長,儘管增幅低於2月份。
對美國的出口成長了 3%,而對亞洲其他地區的出口成長了 5.5%。對中國的出口下降,而對香港、台灣和韓國的出口則激增。
荷蘭國際集團(ING)高級經濟學家康敏珠(Min Joo Kang)在一份報告中表示:「這可能是由於亞洲內部出口路線改變,以避免與美國發生關稅衝突。」
新聞及封面圖片來源:美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