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州律所代表國際學生興訟

17名原訴人中,7名來自喬治亞洲,當中有5名華人、一名印度人和一名哥倫比亞人,他們分別有國際大學學生以及應屆畢業生。 喬大行銷與傳播學院圖片

包括5名華人在內的17名留學生共同入稟法院,控告特朗普政府非法撤銷他們的簽證,令他們可能面對拘捕或者驅逐。涉案學生分別來自紐約、加州、德州、喬治亞等地。

綜合美聯社、《喬治亞州記錄報》及11alive報道,代表17名學生的律師已向北喬州聯邦地方法院提交訴狀。文件表示,移民及海關執法局(ICE)「突然而且非法地」,刪除一眾原告人在學生和交流訪客信息系統(SEVIS)中的記錄,不但剝奪了他們在美留學和就業的機會,也令當事人可能遭受逮捕、拘留和驅逐出境。訴訟表示,部分原告人雖然曾經犯事,但卻不足以喪失留美資格,政府這次行動已經明顯違反《憲法第五修正案》的正當程序原則。

資料顯示,17名學生中7人來自喬治亞,分別是5名中國學生、一名印度學生和一名哥倫比亞學生,就讀於喬治亞大學、喬治亞理工學院、埃默里大學(Emory University)以及肯尼索州立大學(Kennesaw State University),部分人已經畢業。

根據案情,這些學生普遍因為輕微事項而被褫奪學生簽證或刪除SEVIS記錄,絕大多數個案與違反交通規則有關,例如超速駕駛、車牌逾期等等,部分個案甚至已經撤銷。其中一名中國學生表示,她原本就讀電機和電子工程,從未因為交通違規而遭逮捕或傳喚出庭。至於在哥倫比亞學生的例子中,當事人本身是大學運動員,GPA成績達到4.0,去年11月曾涉嫌家暴被拘控,但檢方2月因證據不足已撤銷起訴。訴狀表示,這名哥倫比亞留學生「深受學校重視」,校方希望她可以繼續上學。

除7名喬州的留學生之外,另外10人分別來自紐約、加州、德州、北卡、亞利桑那等州份。原告方把司法部長邦迪(Pam Bondi)、國土安全部長諾姆(Kristi Noem)及ICE代理局長萊昂斯(Todd Lyons)列為被告。

訟訴文件批評,聯邦政府似乎希望施壓,讓原告人放棄學業並「自我驅逐出境」,但官方並未提供「詳細法律依據」,過程已經違反正當程序,侵犯了當事人的憲法權益。此外,政府也沒有讓當事人回應,便貿然刪除其紀錄,因此律師希望法院頒令阻止。

訴訟又指,特朗普政府過去一周留下大量同類個案,已在全國各地校園引起震動,以至於校方也蒙在鼓裡,無法妥善照顧學生福祉。

除了這次喬州的官司外,美國公民自由聯盟(ACLU)密歇根分部也提出類似訴訟,律師表示,密歇根大學和韋恩州立大學(Wayne State University)出現同樣個案,反映國土安全部正在全國推行政策,大舉撤銷外國學生的合法身分。本報訊

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