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賽馬會為慶祝成立140周年,於今天(13日)在沙田馬場舉行的「香港賽馬會社群日」上,宣布透過其慈善信託基金撥出14億港元,支持5項針對青年的發展計劃。出席活動的嘉賓包括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麥美娟、馬會主席利子厚、馬會副主席廖長江及馬會行政總裁應家柏。
利子厚在活動中強調,青年是社會持續發展的重要動力,因此青年發展及扶貧是馬會慈善的重點策略之一。他表示,今天宣布的青年計劃,旨在讓青年人得到更多支援、多元體驗及發展機會,好好裝備自己。展望未來,馬會將繼續加強與社區夥伴的合作,推出更多創新項目,以回應社會不斷演變的需求。
麥美娟表示,政府對青年發展十分重視,感謝馬會一直以來的支持,包括2024年《施政報告》中提出的兩項計劃分別由民青局和青年發展委員會推行,包括優化的「民青局賽馬會青年生涯規劃計劃」,以及改造青年廣場以創建全新互動空間,供青年發展個人潛能。

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麥美娟(右二)、馬會主席利子厚(左二)、馬會副主席廖長江(右一)及馬會行政總裁應家柏(左一)為「香港賽馬會社群日」上的計劃公布儀式擔任主禮嘉賓。馬會圖片

馬會主席利子厚表示馬會希望5項青年計劃,能夠培養青年人成為具備多元才能、對未來充滿希望的新一代,為社會發展貢獻力量。馬會圖片

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麥美娟感謝馬會一直以來對青年發展的支持。馬會圖片

主禮嘉賓連同馬會董事和管理委員會成員祝酒慶祝「香港賽馬會社群日」舉辦成功。馬會圖片

主禮嘉賓連同馬會董事、管理委員會成員和計劃夥伴代表大合照。馬會圖片

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麥美娟(前排右二)於「香港賽馬會社群盃」賽事後,頒發獎盃予頭馬得道猴王的馬主張漢傑(前排左二)。賽事頒發的獎盃已有超過170年歷史,由收藏家雷剛捐贈,以表揚馬會對社會的貢獻。馬會圖片

「香港賽馬會社群盃」頒獎禮合照。馬會圖片

馬會主席利子厚(中)、「賽馬會鼓掌.創你程計劃」社工龍志浩(右)及「賽馬會鼓掌.創你程計劃」青年受惠者劉俊明(左)合照。馬會圖片
這5項計劃專注於青年成長的關鍵時期,旨在幫助他們建立自我意識和確立人生發展軌跡,為未來奠定成功基礎。具體計劃如下:
- 民青局賽馬會青年生涯規劃計劃:由馬會慈善信託基金審批撥款支持,民青局和青年發展委員會推行,旨在協助中學生實踐生涯規劃。計劃鼓勵成功獲資助機構及其合作學校應用由馬會慈善信託基金策劃及捐助的「賽馬會鼓掌.創你程計劃」(CLAP@JC)的重點內容,包括香港生涯發展自評基準©、CV360®及青年生涯發展能力評估工具等。
- 青年廣場全新互動空間:青年廣場於2010年啟用,是政府推動青年發展的重要項目。2024年《施政報告》提出,由民青局牽頭,馬會慈善信託基金出資,改造青年廣場部分地方,開闢全新互動空間,並邀請青年就其用途、設施和運作模式提出建議。另外,民青局會推行「香港青年好故事」計劃,預留部分空間設立視頻工作室,供青年用作拍攝視頻宣揚青年好故事,並提供與製作和拍攝視頻相關的培訓。
- 賽馬會營地優化計劃:香港大部分休閒營地建於1960-80年代,均曾獲得馬會慈善信託基金的支持,現都需要優化,以滿足現今需求。優化後的營地能為市民尤其青年,提供獨特的休閒和教育體驗,提升戶外學習成效,促進全面身心發展。目前,3個營地優化工程已獲批准,包括位於馬鞍山的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烏溪沙青年新村、位於西貢黃宜洲的香港小童群益會白普理營,以及位於元朗的香港童軍總會蔡志明聯光童軍中心。
- 青年向上流計劃:由馬會慈善信託基金主導推行,以創新的多層次介入模式,推出支持青年向上流的項目,幫助青年培養自豪感,以及為初入職場的青年人,提供為期兩年的「專業實習生」計劃,增強社會流動。
- 賽馬會「摯伴行」基金:由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助及策劃,香港聖公會福利協會協助營運,透過建立兒童及青年正向軌跡發展框架,並培訓一隊專責的「軌跡發展經理」,為18歲以下經歷喪親而面對成長挑戰的兒童和青少年提供喪親支援服務、制定個人化成長發展計劃,並提供長達5年的每月最高2,000港元的資助。計劃預計將惠及1,000名經歷喪親的兒童或青少年及其照顧者。
「香港賽馬會社群日」自2005年起開始舉辦,以表彰及答謝與馬會同行多年的政府部門和社區合作夥伴,共同建設更美好社會。每年在「香港賽馬會社群盃」賽事中頒發的「香港賽馬會社群盃」獎盃具有超過170年歷史,由已故的雷剛捐贈,藉此表揚馬會對社會的貢獻。今天由鍾易禮策騎的「得道猴王」在這場賽事中贏得冠軍。主禮嘉賓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麥美娟於賽後頒發獎盃予勝出賽駒的馬主張漢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