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地震︱香港紅十字會20醫護義工準備赴當地 籲市民捐款協助災後重建

緬甸大地震發生近兩周,死亡人數不斷上升,香港紅十字會表示,當地災區的大型醫院都被破壞,災民最需要的是臨時醫療隊,又表示緬甸災民先後經歷國內衝突、水災及地震,現在當地的公共衞生情況不容樂觀,香港紅十字會將派員前往當地統籌公共衞生工作,呼籲市民為災區捐款。

災區5個大型醫院損毀

香港紅十字會行政總裁/秘書長蘇婉嫻表示,緬甸現時最需要的服務為醫療服務,位於災區的5個大型醫院都被完全破壞,無論是地震中受傷的人或長期病患者,都無法就醫,緬甸紅十字會在當地已有4個流動流動醫療團隊,亦提供心理支援工作。

方芷嬣將前往緬甸災區兩個月,擔任健康項目統籌專員。香港紅十字會網上發布會截圖
方芷嬣將前往緬甸災區兩個月,擔任健康項目統籌專員。香港紅十字會網上發布會截圖

 

香港紅十字會呼籲市民關注緬甸災區情況及捐款幫助災民。香港紅十字會網上發布會截圖
香港紅十字會呼籲市民關注緬甸災區情況及捐款幫助災民。香港紅十字會網上發布會截圖

 

受地震影響很多大建築物倒塌。美聯社
受地震影響很多大建築物倒塌。美聯社

 

災區極待援手。美聯社
災區極待援手。美聯社

 

香港紅十字會指,現時無論是地震中受傷的人士或長期病患者都無法就醫。美聯社
香港紅十字會指,現時無論是地震中受傷的人士或長期病患者都無法就醫。美聯社

 

氣溫高沒排污設施恐引發傳染病

蘇婉嫻又指,當地氣溫接近40攝氏度,且有很多蚊,不時亦有大風大雨,造成水浸。災民暫時只能睡在帳篷內,沒有排水系統,公共廁所的排污物有可能流出,擔心有關情況會引發傳染病。她表示,災區需要立刻能進去的臨時醫療團隊,包括醫療人員及儀器,紅十字會會將醫療儀器留給當地使用。

她透露,地震發生後,國際紅十字會發出緊急支援,現時紅十字會在當地有500個職員及6,000個義工,提供食水、救援等緊急服務,七八成緬甸受災區域中都有紅十字會職員在前線支援,香港紅十字會亦有20位醫護義工已準備好出發緬甸。她表示,之後還要重建災區,國際紅十字會已發出國際呼籲,捐款1億瑞士法郎(約8.8億港元),當中三成用於緊急救援、七成用於災後重建。

派員到緬甸協調資源分配

蘇婉嫻指出,緬甸國內本身有衝突,且去年7月及9月都發生水災,今次受地震影響的地區中亦包括此前經歷水災的區域,部分居民因衝突離鄉別井,又接連經歷水災及地震,可謂是三重打擊,她呼籲市民捐款幫助緬甸災民。

香港紅十字會高級項目協調主任方芷嬣將前往緬甸災區兩個月,擔任健康項目統籌專員,主要工作是對外協調不同機構的資源,避免資源重疊;另外亦對內協調紅十字會的醫療服務工作,支持緬甸紅十字會工作;還會提供技術支援,協調專業人員到最需要的前線。

記者:郭穎彤

即時港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