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過數週的談判,保守黨和中左翼政黨於週三達成協議,組建德國新政府,為歐洲最大經濟體在經歷了數月的政治動盪之後產生新領導層鋪平了道路。
根據該協議,中右翼基督教民主聯盟領導人弗里德里希·梅爾茨預計將成為德國下一任領導人,接替即將卸任的總理奧拉夫·朔爾茨。有關各方發出邀請,將於下午 3 點(格林威治標準時間 13:00)舉行有關聯盟協議的新聞發布會。
默茨領導的兩黨聯盟在 2 月 23 日舉行的德國大選中成為最強大的力量。默茨與朔爾茨領導的中左翼政黨社會民主黨合作,組成了一個在議會中佔有多數席次的聯合政府。
距離議會選舉梅爾茨為總理還需要一段時間,大概要等到五月初。在此之前,聯盟協議需要得到社會民主黨成員投票和梅爾茨的基督教民主聯盟大會的批准。
該協議的細節尚未公佈。
但上個月,雙方已在議會推動了一項計劃,透過放鬆對舉債的嚴格規定來增加國防開支,並設立一個龐大的基礎設施基金,旨在提振停滯的經濟。
這對默茨來說是一個180度大轉彎,他所在的政黨曾在大選前公開反對增加新債務,但同時也沒有完全關閉未來改變德國自行實施的「債務煞車」政策的大門。
這次選舉比原計劃提前了七個月舉行,因為舒爾茨不受歡迎的執政聯盟於去年 11 月解散,而舒爾茨的執政已三年,內訌和普遍的不滿情緒日益增多。德國是歐盟27個成員國中人口最多的國家,自那時起,該國的政治局勢一直處於不確定狀態。
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全面徵收關稅引發的市場動盪,給梅爾茨領導的德國工會和社會民主黨帶來了完成聯合政府談判的更大壓力。
關稅可能會加劇過去兩年萎縮的出口型經濟的困境,促進經濟成長將成為新政府的核心任務。
人們對美國對歐洲盟友的承諾日益懷疑,也促使未來的聯盟決定增加國防開支。梅爾茨上個月表示,德國和歐洲必須迅速加強國防能力,「現在我們必須『不惜一切代價』進行防禦」。
導致雙方匆忙達成協議的另一個因素是,歐盟在民調中的支持率下滑,較選舉結果有所下滑,而極右翼的德國選擇黨在二月份獲得第二名,由於政治真空持續存在,該黨的支持率有所上升。
即將組成的新聯合政府匯集了二戰後德國傳統的幾大政黨,但聯盟黨在二月份的選舉中表現平平,而社會民主黨在全國議會選舉中的表現則跌至戰後最差。
他們在擁有 630 個席位的聯邦議院中總共佔有 328 個席位。
消息及封面圖片來源:美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