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個國家表示,他們正派貿易官員前往華盛頓,試圖透過談判解決這場危機。這場危機為全球經濟前景蒙上了不確定性,重創了市場,並讓美國的盟友懷疑他們與世界最大經濟體的關係的價值以及是否有談判達成更好協議的空間。
然而,德國經濟部長羅伯特哈貝克在抵達盧森堡出席歐盟貿易部長會議時卻態度堅決,稱大範圍徵收關稅的前提是“無稽之談”,並且過去各個國家爭取豁免的嘗試都沒有奏效。
他說,歐盟的團結非常重要。這「意味著我們要清楚,我們處於強勢地位,而美國則處於弱勢地位。」
中國週五對美國產品徵收 34% 的關稅並採取其他報復措施,對華盛頓的舉措進行反擊,指責美國未能公平競爭。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建對記者表示:「把‘美國優先’凌駕於國際規則之上,是典型的單邊主義、保護主義和經濟欺凌行為。」
儘管香港和上海股市崩潰,但執政的共產黨仍然表現出信心。 「天不會塌下來」,黨的官方喉舌《人民日報》宣稱。 「面對美國不分青紅皂白的徵稅,我們知道自己在做什麼,而且我們有可用的工具。」
香港股市基準恆生指數領跌多個市場,暴跌13.2%。同時,儘管監管機構採取措施遏制跌勢,上證綜合指數仍下跌了 7.3%。
中國商務部表示,官員週末會見了特斯拉和通用電氣醫療等 20 家美國企業的代表,並敦促他們採取「具體行動」解決關稅問題。在會議中,商務部副部長凌冀承諾,中國將繼續對外資開放。
韓國貿易部表示,其首席談判代表鄭仁教本週將訪問華盛頓,表達首爾對韓國產品徵收 25% 關稅的擔憂,並討論如何減輕對包括主要汽車製造商和鋼鐵製造商在內的韓國企業造成的損害。
官員表示,巴基斯坦還計劃本月派遣代表團前往華盛頓,就其對美出口的 29% 關稅進行談判。總理命令財政部長穆罕默德·奧朗則布評估關稅對巴基斯坦脆弱經濟的潛在影響並提出建議。
美國每年從巴基斯坦進口價值約 50 億美元的紡織品和其他產品,而巴基斯坦則嚴重依賴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其他貸款人的貸款。
在東南亞,馬來西亞貿易部長扎夫魯·阿卜杜勒·阿齊茲表示,馬來西亞將尋求與東南亞國家聯盟 (ASEAN) 達成協議,以應對特朗普的大規模關稅舉措。
札夫魯對記者表示,作為今年貿發會議十國組織的主席國,馬來西亞將於週四在首都吉隆坡主持一次會議,討論貿易戰對地區貿易和投資的更廣泛影響。
札夫魯爾表示:「我們正在關注投資流動、宏觀經濟穩定性以及東協對此關稅問題的協調反應。」他否認馬來西亞對美國進口產品徵收 47% 關稅的報道,稱馬來西亞對美國出口產品徵收的實際平均關稅為 5.6%。他表示,他已經與美國駐馬來西亞大使會面,試圖弄清楚美國如何制定 24% 的關稅。
印尼是該地區最大的經濟體之一,該國表示將與企業合作,增加對美國小麥、棉花、石油和天然氣的進口,以幫助減少其貿易順差(2024 年為 180 億美元)。
經濟統籌部長艾爾朗加·哈塔託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印尼不會對新徵收的 32% 出口關稅進行報復,但將透過外交手段尋求互利解決方案。
他指出,越南、柬埔寨、寮國和緬甸等一些東南亞鄰國面臨的關稅高達 40% 以上,對印尼來說略有優勢。
哈托託說:「對於印尼來說,這也是另一個機會,因為其在美國市場巨大。」他說,印尼將購買美國製造的零件用於包括煉油廠在內的幾個國家戰略項目。
本網編輯沙龍綜合報導
封面圖片來源:美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