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煙十招︱組織街頭收集煙頭作統計 質疑當局低估另類煙煙民數量

【控煙十招/加味煙/電子煙/薄荷煙/水煙】醫衞局最快本月底向立法會提交「控煙十招」相關條例草案,據報傾向由明年第二季起,不能再在公開場合吸食電子煙。有關注煙民權益組織質疑,政府低估了另類煙煙民數量。

關注煙民權益組織「煙語知聲」於3月26日至30日,安排義工於尖沙嘴、旺角、觀塘、金鐘及中環蘭桂坊,收集使用過的傳統煙煙頭、加熱煙及電子煙的煙彈。組織共收集到逾500人次使用過的煙頭/煙彈,其中傳統煙煙頭裝滿了一支1.8公升容器,使用過的另類煙煙彈則裝滿兩支1.8公升容器。

「煙語知聲」發言人楊浩泉表示,仍有旅客未知把電子煙帶到香港屬違法。葉偉豪攝
「煙語知聲」發言人楊浩泉表示,仍有旅客未知把電子煙帶到香港屬違法。葉偉豪攝

 

收集煙頭中 另類煙佔三分二

本港2022年4月起已禁止進口另類煙,包括電子煙和加熱煙,以及任何相關的器具、零件和配件。同時,售賣或為商業目的而管有另類煙亦屬違法,惟仍准許管有自用。據政府統計處數字顯示,2023年香港使用另類煙的煙民,佔總煙民2.6%。組織表示,收集到的另類煙煙頭佔總數三分之二,質疑政府低估了另類煙煙民數量,亦反映即使本港已禁售另類煙3年,另類煙使用者規模仍然龐大。

「煙語知聲」發言人楊浩泉表示,仍有旅客未知把電子煙帶到香港屬違法,也有旅客「明知故犯」,只是未被海關發現。他稱有疑似內地旅客,在香港理直氣壯拿出電子煙吸食,認為對方有可能真的不清楚香港法例。

醫衛局早前指,計劃提出立法禁止售賣加入味道(如水果味)的傳統吸煙產品,並非禁止吸食,入境人士包括旅客仍舊可繼續免稅攜帶19枝煙枝入境,或按照現行制度對超過此數量的煙枝作出申報及繳稅,不論是否加味,認為有關建議「不會對訪港旅客造成影響」。不過楊浩泉認為,19支免稅煙對煙民的吸食量來說,「可能一日都不夠」。

記者 蕭博禧

即時港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