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股市暴跌引發投資人恐慌,標普 500 指數自 2 月創高以來已下跌超過 16%。特朗普政府宣布新一輪關稅,引爆「解放日」當天的重挫,為自 2020 年疫情崩盤以來最嚴重單日跌幅。這波震盪讓市場質疑,關稅是否只是談判籌碼,還是特朗普將徹底推行的長期戰略。
儘管市場波動劇烈,專家提醒歷史上這種情況並不罕見。標普 500 幾乎每年都會出現 10% 以上跌幅。過度樂觀推高股價後的修正被視為市場自然調整,而大多數回檔後最終都能復原。因此,金融顧問普遍呼籲投資人勿因短期虧損而倉促賣出,以免鎖定損失錯失回本機會。
面對市場下跌,分散風險依然是首要策略。過去幾年「七巨頭」科技股主導市場,使得部分投資人錯估自身投資組合的多元程度。專家建議重新檢視資產配置,並加強投資於不易受國際貿易影響的民生必需品、公用事業與醫療保健等抗波動性產業。
對於剛踏入市場的新世代投資人而言,專家強調時間是最大優勢。他們有數十年時間可承受波動並期待未來反彈,因此不宜因短期恐慌做出衝動決策。理財顧問建議這類投資人應重回長期目標,視耐心為獲利關鍵。
至於臨近退休者,儘管承受風險的空間較小,但因退休後資金仍須支撐數十年生活開銷,仍應保留一定比例的股票部位。建議暫緩大筆提款並與顧問討論調整策略,以延長資金壽命並降低市場風險對退休生活的影響。
最終,專家提醒,不論年齡與資產多寡,面對市場動盪都需保持冷靜與紀律。雖無人能預測市場何時回穩,但歷史已多次證明,理性與耐心是投資致勝的關鍵。
相關報道:
–
新聞及封面圖片來源:美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