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視咁的丨太監教人洞房?誰家浪費公帑?

近日讀到一則新聞,頗堪玩味。話說早前立法會議員葉劉淑儀就檢討香港電台及政府新聞處職能提出口頭質詢,當中提到「第二啲電台一個人揸咪、一個人打燈,港台閒閒地4個甚至8個人嚟做一個訪問」,同時提出「做咗訪問好耐都唔播出,有過時之嫌」,明顯質疑港台冗員多且情況嚴重,有整合必要。記得當年跑新聞,一文(文字記者)一攝(攝影記者)便足以行走江湖,就算跟周星馳、周潤發等巨星做專訪,出動到編輯或編導到場,4人陣勢已經叫大陣仗,如葉劉所言「等閒4至8人」的陣容,足夠拍攝一套微電影播映,可想而知港台的編制確實充裕得令人吃驚。要記住港台作為官辦機構用的是公帑,每一分一毫都要用得其所。加上現時政府財政緊絀的情況下,更有商榷的餘地。

葉劉淑儀曾質疑港台冗員情況嚴重。
葉劉淑儀曾質疑港台冗員情況嚴重。

 

《中年好聲音》是深受歡眾歡迎的節目。
《中年好聲音》是深受歡眾歡迎的節目。

 

相信葉劉形容的「冗員」,台前亦有不少。有感而發是上周見到KOL飛天爺爺在Facebook專頁中「開咪」,質疑港台節目《Made in Hong Kong》沒有做好功課,就猛踩TVB將《中年好聲音》一班歌手轉去拍劇,搶了一班綠葉甘草演員飯碗,影響收入云云。百無聊賴走去翻聽該節目,終於明白當年有政界人士形容港台《頭條新聞》陰陽怪氣所指為何。《Made in Hong Kong》3位主持於節目中語帶輕挑提到「天王巨星」魯振順在TVB意見大會中提出意見,他們在未經求證下矛頭直指《中年好聲音》一班歌手,指「乜鬼騷都畀晒佢哋做,平又平啲又多人認識啲,又受公司力捧,令班綠葉走下一個又一個,無人做老角,要搵後生扮老……」。成日都話你要質疑人,自身先要立於「不敗」之地,否則所有立論、指控都是徒勞。明顯《Made in Hong Kong》3位主持在資料搜集上沒有做好工夫。翻查資料《中年》中拍過劇的就只有吳大強一人,他客串演出《非常檢控觀》主要原因是配合有份演出的囝囝吳偉豪,兩父子同台演出搞搞噱頭。至於節目中指控《中年》歌手「搶飯碗」就更可笑,前題「拍劇」已不成立,再講一間商業營運機構,凡事都要量才用人,沒有揮霍的空間。港台向來不以商業運作為依歸,竟然走去質疑一間商業機構的營運手法,就如「太監教人洞房」般可笑。睇返港台節目在YouTube專頁的view數就知筆者所言為何。

4.	吳偉豪帶挈父親吳大強演出《非常檢控觀》,成為《中年》中拍過劇的唯一一人。
4. 吳偉豪帶挈父親吳大強演出《非常檢控觀》,成為《中年》中拍過劇的唯一一人。

 

魯振順在TVB意見大會中說年紀大的藝人比以往少了演出機會。
魯振順在TVB意見大會中說年紀大的藝人比以往少了演出機會。

 

即時娛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