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針對美國總統特朗普近日再次提出對中國等國大幅加徵進口關稅的政策主張,南加州資深金融投資人林日昇(Evans Lam)日前接受《星島日報》專訪表示,若該政策付諸實施,美國經濟成長動能恐遭壓抑,甚至出現零增長或負增長的風險,受衝擊最大的將是普通美國消費者。
林日昇指出,根據現有數據,美國目前平均進口關稅為8%左右,而若按照特朗普所提方案實施,平均關稅可能將攀升至25%。「這等於是在目前的基礎上再增加近三倍,雖然政府可能因此獲得6000億到8000億美元的額外關稅收入,但實際上這些成本最終會轉嫁到消費者身上。」
他分析指出,美國目前經濟成長預估為1.7%至2%,若實施高額關稅,可能會使成長率趨近於零,甚至出現技術性衰退,對依賴消費驅動的美國經濟將造成明顯打擊。「美國六成以上經濟來自民間消費,一旦信心下降,連帶效應將非常顯著。」
林日昇認為,關稅政策固然可視為談判籌碼,但目前制定依據不夠清晰,大量關稅由行政部門單方面認定,有失透明。「從貨幣操控、貿易逆差到國安理由,很多都是特朗普『說了算』,容易造成國際間誤解與市場不穩。」
談及具體受影響產業,他指出,科技、電子與電腦硬體領域將面臨最大衝擊,特別是像蘋果、特斯拉等依賴亞洲組裝生產的企業,成本恐大幅上升。此外,許多中小型進出口商亦將受限於關稅新規,營運空間遭到擠壓。他表示,儘管關稅政策有助推動部分製造業回流美國、吸引海外投資設廠,但短期內難以填補全球供應鏈斷裂所帶來的空缺。「你可以不買瑞士手錶,但很多生活必需品仍得仰賴進口。」
林日昇亦提醒,若聯準會未能及時調整利率應對關稅衝擊,通膨與利息支出將進一步加重財政壓力。「目前美國國債超過36兆美元,若利率再升一個百分點,光利息支出就將增加3600億美元,幾乎吞掉大部分關稅收益。」
他呼籲政府應建立可預期的政策環境,並與主要貿易夥伴展開務實對話。「法治與穩定,是投資人最看重的基石。」本報記者丁青洛杉磯報道

南加州資深金融投資人、慈善家林日昇(Evans Lam)。 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