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屋男身在外國被要求剔名 上網求救惹議:感覺係自首咁樣 網民籲勿濫用資源|Juicy叮

有公屋男在網上發帖指目前人在外國,房屋署和他的家人約談後,表示好大機會要他剔名,房署要求他提交工作證明,他猶豫不決向網民求救,並自稱:「感覺係自首咁樣。」

網民紛紛呼籲事主據實上報,並按當局要求提交相關證明,勿濫用資源,「既然長期在外國請勿濫用資源」,「唔想剔名咪返去住,唔住又唔剔名,唔明」,「公屋係留畀有需要嘅人」。

公屋男身在外國被要求剔名 上網求救惹議:感覺係自首咁樣 網民籲勿濫用資源↓↓↓↓

 

 

 

 

 

 

 

 

 

 

 

 

 

 

 

 

男事主近日在「公屋討論區 – 香港facebook群組」FB專頁發帖,表示自己目前身在外國,「房署同屋企人約談之後,話好大機會要我剔名。」

他目前正在苦惱,因為「而家要求我提供工作證明證明自己係外國,大家有咩建議?」事主形容自己目前處境:「感覺係自首咁樣。」

帖文引發熱烈迴響,有網民質疑樓主發帖求救是否有非份之想:「你想有人教你犯法?」

事主:每年返香港兩三次 一兩星期咁樣

網民紛紛要求樓主按當局要求,據實上報,若長期身在外國,便應剔名:「為咗家人著想應該刪名,無合理證明而連續三個月不在單位居住就應該刪名,如果向房署作出虛假陳述(房署可以向入境處取得你出入境證明),唔刪名反而會害了你家人,到最後甚至會收回單位……」

事主回應表示亦怕影響家人,並表示自己「每年返香港兩三次,(每次住)一兩星期咁樣」。

網民籲刪名:離港仲霸佔公屋資源,為乜?

網民紛紛呼籲樓主不要濫用公屋,亦不應企圖隱瞞:「如果是因工作/讀書在外國,就提供有效證明,否則人都不在港居住,又要keep住個名係間屋度…仲想大家畀建議瞞房署?…」

「公屋係留畀有需要嘅人。」「剔除個名啦,起碼你家人唔駛因為隱瞞虛假資料而提心吊膽,你又可以疊埋心水在外國工作生活。」

「既然已經選擇離開香港,仲霸佔公屋資源,為乜?」「既然長期在外國請勿濫用資源。」

房署資料顯示,居住在經證實的另外居所,或逾三個月非經常持續居於單位,均屬嚴重違反公屋租約行為。

同場加映:家庭成員英國留學被舉報濫用公屋 網民分享目睹舉報一幕:感受好複雜:↓↓↓↓

家庭成員英國留學被舉報濫用公屋 網民分享目睹舉報一幕:感受好複雜.
家庭成員英國留學被舉報濫用公屋 網民分享目睹舉報一幕:感受好複雜.

 

為致力打擊濫用公屋行為,房委會1月15日推出「舉報濫用公屋獎」。.
為致力打擊濫用公屋行為,房委會1月15日推出「舉報濫用公屋獎」。.

 

 有女網民在社交平台Threads分享目睹舉報一幕。
有女網民在社交平台Threads分享目睹舉報一幕。

 

 她表示:「啱啱親眼+親耳見證公屋督灰現場」,她未有交代自己為何會在現場。
她表示:「啱啱親眼+親耳見證公屋督灰現場」,她未有交代自己為何會在現場。

 

 樓主表示,致電舉報濫用公屋的人士,「冇屋主聯絡資料同名」,只有其中一名公屋女成員的IG(Instagram)賬戶。
樓主表示,致電舉報濫用公屋的人士,「冇屋主聯絡資料同名」,只有其中一名公屋女成員的IG(Instagram)賬戶。

 

 當時該舉報者只在電話中,叫當局憑此IG賬戶去調查。
當時該舉報者只在電話中,叫當局憑此IG賬戶去調查。

 

 舉報者指該家庭有濫用公屋的原因,是因為「該女子有係英國留學」。
舉報者指該家庭有濫用公屋的原因,是因為「該女子有係英國留學」。

 

 樓主說,該舉報者「最後補多句:係咪成功就有3000蚊?」
樓主說,該舉報者「最後補多句:係咪成功就有3000蚊?」

 

 樓主在現場目睹舉報後表示:「濫用資源係唔啱,但督灰文化同樣分裂社會,真係唔知講咩好。」
樓主在現場目睹舉報後表示:「濫用資源係唔啱,但督灰文化同樣分裂社會,真係唔知講咩好。」

 

 樓主其後再留言補充,她認同當局舉報濫用公屋的計劃,認為計劃直接有效。
樓主其後再留言補充,她認同當局舉報濫用公屋的計劃,認為計劃直接有效。

 

 「唔知講咩好」是「因為親身見到嘅感受係不太好受」。
「唔知講咩好」是「因為親身見到嘅感受係不太好受」。

 

 她表示,沒有十分同情被舉報的人,但亦沒有「覺得正呀又踢走一個」的心態。
她表示,沒有十分同情被舉報的人,但亦沒有「覺得正呀又踢走一個」的心態。

 

 只是感到「成個感受都係好複雜,但有點感嘆嘅意思」。
只是感到「成個感受都係好複雜,但有點感嘆嘅意思」。

 

 帖文引發網民熱議,不少網民支持舉報濫用公屋計劃:「如果唔係濫用,怕乜嘢畀人『督』?咁樣叫分裂社會?......」
帖文引發網民熱議,不少網民支持舉報濫用公屋計劃:「如果唔係濫用,怕乜嘢畀人『督』?咁樣叫分裂社會?……」

 

 「公屋原意係畀有需要人士,香港人虛報資料令有需要人士上唔到樓,篤灰都係為咗幫人,有能力就搬出公屋。」
「公屋原意係畀有需要人士,香港人虛報資料令有需要人士上唔到樓,篤灰都係為咗幫人,有能力就搬出公屋。」

 

 「老實講絶對係好事,畢竟太多人濫用資源......」「認同有錢係要俾返間公屋出嚟,而家見到幾多人揸靚車住公屋真係睇唔過眼......」
「老實講絶對係好事,畢竟太多人濫用資源……」「認同有錢係要俾返間公屋出嚟,而家見到幾多人揸靚車住公屋真係睇唔過眼……」

 

 對於樓主分享該舉報個案,舉報者指有家庭成員留學英國,涉嫌濫用公屋,不少人認為證據不足:
對於樓主分享該舉報個案,舉報者指有家庭成員留學英國,涉嫌濫用公屋,不少人認為證據不足:

 

 「如果係有獎學金/有親戚交學費嘅話,其實去外國留學唔係啲咩大問題,同埋去外國讀書都唔代表有錢,好多留學生都係捱生捱死咁過日子。」
「如果係有獎學金/有親戚交學費嘅話,其實去外國留學唔係啲咩大問題,同埋去外國讀書都唔代表有錢,好多留學生都係捱生捱死咁過日子。」

 

 有網民分享自己實際經驗:「曾經都做過留學生,當年只係拎住自己做兼職儲蓄落果幾萬蚊去讀書,屋企人無畀過任何生活費及學費,留學代表有錢人?諗多咗。」「留學代表超額?好似證據不足。」
有網民分享自己實際經驗:「曾經都做過留學生,當年只係拎住自己做兼職儲蓄落果幾萬蚊去讀書,屋企人無畀過任何生活費及學費,留學代表有錢人?諗多咗。」「留學代表超額?好似證據不足。」

 

 

 

 

即時港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