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沈建光稱穩定幣市場已恢復增長 市值超過Terra穩定幣崩盤前

京東集團副總裁、首席經濟學家沈建光出席Web 3嘉年華時表示,自2023年下半年以來,全球穩定幣市場規模已恢復大幅增長,目前市值達2,200億美元,已超過2022年Terra穩定幣崩盤事件前的峰值。

美元穩定幣佔絕對主導

沈建光指出,目前美元穩定幣在整個市場佔絕對主導地位,約佔95%,遠超美元在儲備和國際貿易結算中的地位,這也是特朗普政府大力推廣穩定幣的重要原因。

5個新興市場需求強勁

沈建光談到,穩定幣的使用場景正從加密資產交易拓展至支付、匯款、貿易結算和資產管理等領域,支付和其他用途已佔穩定幣交易量的50%。他還表示,印度、巴西、印尼、尼日利亞、土耳其五個新興市場對穩定幣的需求強勁,主要用於貨幣替代、規避本幣貨幣波動、美元銀行賬戶替代,以及企業間支付、消費者支付和金融投資。

手續費平過跨境匯款

跨境支付方面,沈建光引述數據表示,目前傳統匯兌需要5個工作日完成,基於跨境電子通訊的電子支付也要一天以上,而區塊鏈穩定幣支付可在1小時內100%完成交易。根據世界銀行的數據,跨境匯款的平均成本基本維持在6.3%左右,非洲超過7%。相比之下,穩定幣的手續費非常低,例如Solana高性能區塊鏈發送穩定幣的平均成本與國際水平相當,Binance的手續費則是14萬美元才收1美元。

關於傳統金融與穩定幣的融合,他還提到,越來越多銀行機構正在布局穩定幣服務,如香港渣打銀行已獲得相關牌照,日本三大銀行聯合推出「Project Pax」跨境支付系統,香港虛擬銀行Za Bank向零售用戶提供加密貨幣交易服務。

去中心化金融方面,沈建光指出,穩定幣帶動了去中心化金融的快速發展,去年所有去中心化金融子領域都出現了大幅增長,特別是在抵押和稽查交易等新興領域。按照總鎖定價值計算,流動性、質押繼續占據榜首,其次是借貸、交易等。
 

即時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