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G披露增國際市場競爭力 更易獲政府採購 研究:合同金額可增20%

隨着可持續發展理念普及,ESG信息在企業風險管理和全球供應鏈中的重要性與日俱增。在此背景下,全球許多國家紛紛實施ESG披露要求,督促企業公開相關信息。不過,這一要求對企業在外國政府採購中的競爭力到底有何影響,此前一直缺乏明確結論。近日一項研究發現,企業所在國實施ESG披露要求後,在外國政府採購中更具優勢。

信息不對稱易成「攔路虎」

公共採購在全球經濟中佔比可觀,據世界銀行估算,2018年全球公共採購總額達11萬億美元,佔全球近90萬億美元GDP的很大一部分,為國內外企業都帶來了巨大商機。然而,供應商和政府客戶之間的信息不對稱問題,卻成了企業參與政府採購的 「攔路虎」,尤其是外國供應商常因地理距離、信息獲取障礙等因素受到影響。

供應商和政府客戶之間的信息不對稱問題,成為企業參與政府採購的 「攔路虎」。
供應商和政府客戶之間的信息不對稱問題,成為企業參與政府採購的 「攔路虎」。

 

為探索這一問題,香港理工大學會計及金融學院助理教授孫成竹及其研究團隊,收集了2010至2019年全球政府採購數據,涵蓋62個國家的6,398家供應商,運用雙重差分(DID)研究設計,控制了企業規模、盈利能力、行業競爭等多種因素後發現,企業所在國實施ESG披露要求後,獲得外國政府採購合同的可能性平均提高了22.5%,合同金額也增加了約20%,意味ESG披露要求實在地提升了企業在國際政府採購市場上的競爭力。

孫成竹教授表示,在全球各國政府日益重視ESG因素的當下,企業應積極提升自身ESG透明度,以增強在國際政府採購市場的競爭力。
孫成竹教授表示,在全球各國政府日益重視ESG因素的當下,企業應積極提升自身ESG透明度,以增強在國際政府採購市場的競爭力。

 

助提高透明度兼改善績效

研究進一步發現,ESG披露要求主要通過兩條途徑發揮作用,一是提高ESG信息透明度,讓政府客戶更全面地了解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努力和社會責任履行情況;二是促使企業改善ESG績效,增強自身綜合實力。當外國政府客戶對ESG因素關注度較高,或是採購合同為綠色環保項目時,ESG披露要求對企業競爭力的提升效果更為顯著。而且,那些在實施ESG披露要求後,ESG信息披露質量提升明顯的企業,在政府採購競爭中更具優勢。

為確保研究結果的可靠性,研究團隊同時進行了一系列穩健性檢驗,如採用不同的樣本匹配方法、進行安慰劑檢驗等,最終都驗證了上述結論的正確性。

對於企業而言,是次研究結果意義重大。孫成竹教授認為,在全球各國政府日益重視ESG因素下,企業應積極提升自身ESG透明度,加強ESG投入和管理,以此增強在國際政府採購市場的競爭力。而對於監管機構來說,也應持續完善ESG披露相關法規,推動企業更好地履行社會責任,實現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相關新聞:ESG高分恐成「雙刃劍」醜聞機率低於同業 一旦出事卻衝擊更大

 

 

引領可持續未來  星島X理大「ESG認證計劃暨嘉許禮2025」報名現已展開!

報名日期:即日起至8月31日
報名詳情:https://singtaoesgaward.com

即時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