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先說結論:很簡單,環球經濟受到大衝擊,應該是大概率事件。但記住,經濟是一回事,股市(或其他資產格價)又是另一回事。無數例子證明,資產價格和「實體經濟」的走勢可以完全不同步,甚至是反方關係。
中小企老闆只能自求多福
所以?如果是中小企老闆,只能自求多福。如果是打工仔呢?最緊要就是保住份工。留得青山在,哪怕沒柴燒。與其不停看網上那些分析,不如專心做好自己份工。否則一旦失業,不但無法在跌市時撈底,甚至要被迫在跌市中賤價沽貨。
關稅這些,要好深奧可以好深奧,但要簡單也可以極簡單。請循其本,甚麼是「貿易」?貿易和一切經濟行為一樣,總是出於大家都有利益,兩者自願,否則不可能成事。
當然有人反駁,被人拿着槍指住頭交出財物,也算自願交易?都算各得其所?這個嘛,理論上來說,是的,皆因閣下換取了保命。但實務上來說:美國是全球第一大國,怎會被人拿槍指住呢?掉轉就差不多。
美國忽被佔便宜?道理何在
這也是特朗普及其支持者的一大盲點(雖然他們可能都知道)。美國作為全球第一大國的地位,自二戰後,完全沒有被動搖過。二戰後的世界秩序,也由美國規劃。這個遊戲美國玩了大半世紀,忽然間就變成「全世界一直佔美國便宜?」,道理何在?
反過來說,冷戰結束,蘇聯倒台,中國又未開始崛起的那段日子,全世界更是連「二哥」也沒有,美國要改寫規則,完全可以(也真的改寫了不少)。但美國一直是和全球做貿易,也一直錄得貿易逆差。請問,有何「問題」?
當然,「大家都有利益」,不等於就雙方都高興。黃子華的「魚蛋論」正好示範了這一點。全球貿易肯定有利於美國及其貿易夥伴,但到底誰「更加」着數,就不太好說。美國聲稱貿易令到製造業職位外流,倒也合理。不過,是否美國人像孟加拉人般在工廠車衣才幸福?筆者就不知道了。
盟友敵人也不會輕易就範
當然亦有特朗普支持者,認為這是「一盤大棋」,只是開天殺價,拿來做交易,這也是特朗普以前常用的技巧云云。不過,特朗普以前只是生意人,簽定了的合同,就不能反口。但現在他是全世界最有權力的人,要反口就反口,盟友或敵人,如何信得過他不會反口?
具體的說,有人認為特朗普旨在要「買起」Tik Tok,利用加中國關稅去做談判籌碼。但想想看:賣了,就肯定不能回頭。但關稅呢?一樣可以再加。你是對家,會怎樣想?
所以更可能的是,盟友和敵人不會輕易就範。特朗普也可能不介意,就真的讓關稅維持在高水平,希望「吸引」製造業回歸美國。
這是否可能發生?短期內肯定不可能,但中長期誰也說不準(聞說特朗普已在研究第三次出任總統),可能關稅戰真的打垮對手(和盟友),美國是最後勝利者呢?也說不定。
肯定的是,這個過程,肯定會漫長而痛苦。所以筆者才說,環球經濟衰退,是相當大概率事件。
衰退又如何?還是照樣過活
不過當然了,衰退又如何?講真,大家沒有見過衰退嗎?還不是照樣過活。不用擔心你控制不到的事情,應該去做好你可以控制的事情。
都說資產價格和經濟周期,往往不同步。到你見到「全球衰退」的新聞,說不定股市已經見底,甚至回升不少。重要的是:減低槓桿,保住份工,分段入市,地域上亦分散。
衰退?當然擔心。但也不是未見過。大家又有否由過往的衰退中,得到任何教訓?
Patreon作者 李聲揚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