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波羅阿多市(Palo Alto)青少年組織Solis在社區各界協助下,3月30日在波市Mitchell Park社區中心舉辦心理健康會議,學生、家長、教育工作者和政策制定者共同探討波市青少年面臨的心理健康挑戰和危機,尋找有效的解決方案。
「Solis心理健康」(solismentalhealth)由波市華人高中生吳蘭朵爾(Dolly Wu)於疫情後創立,初衷是為了幫助疫情期間出現心理健康問題的同伴。2024年她在Gunn高中的同學臥軌自殺,令她震驚和痛苦。過去20多年類似悲劇在波市多次重現。「波市在青少年心理健康方面有著一段艱難的歷史,在多次自殺事件發生之後,人們有了更多的認識和改變。」但切實幫助年輕人的相關工作「已經慢慢失去了動力。」她認為,「青少年心理健康危機尚未結束,那些掙扎的人正處於崩潰的邊緣。」今年3月4日,波羅阿多高中又有一名學生臥軌自殺。
會上,波市市議員、前市長Greer Stone講述了他兒時好友自殺的經歷,敦促進行系統性變革。「不能讓恥辱使我們的孩子保持沉默。他們需要我們傾聽並採取行動。」波市公園和休閒中心華人專員魏冰幫助促成這次會議,她強調家長參與和文化敏感性在一生旅程中的心理健康治癒作用。「亞裔青少年的自殺率一直是美國各族裔中最高的。 波市有超過40%的亞裔學生,我們需要做得更好。」
波羅阿多校區教委趙蘊蔚分享了參與「me too」的體會和自身心理健康的歷程。她出生在英國一個華人家庭,父母幼年時從中國大陸移民香港,後去英國留學。她成長過程中經歷了種族、文化等多方面的心理掙扎,因此對波市青少年學生、尤其是亞裔學生的心理困擾感同身受。她建議將家庭、朋友、同仁的力量集結起來,使正在遭遇心理健康困境的學生獲得社會資源。她指出,不少有心理問題的青少年出於「羞恥」感不願向父母啟齒,因此父母很難成為他們獲得幫助的第一管道,而朋友、同學、學校的心理健康中心的幫助將會更加適用。「如果你保持沉默,那些問題並不會離開你,反而有可能摧毀你。應該向任何你感到信任的人尋求幫助,即便不能獲得立竿見影的效果,但傾訴分享是治癒的開端。」她認為家長也會有自身的心理健康困擾,同樣需要找到適合的資源進行化解。
前波市市府工作人員和奧運選手Anne Cribb、捕夢網執行董事Nicole Chiu-Wang、Gunn高中老師Laurel Howard等,以及Project Safety Net、Momentum for Health等組織共同討論早期介入、同儕支持和社區範圍協作的重要性,當地非營利組織和聯盟展示了危機預防和心理健康支持的計劃和資源。與會學生就社交媒體、學術等壓力展開了小組討論。本報記者王蔚波羅阿多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