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儘管中央地鐵華埠白蘭站已完成為期17天的封站修復工程,但有乘客向本報反映,該站地下票務區域仍可見地面積水,並以黃色警戒線圍起。三藩市交通局(SFMTA)則表示,目前夜間仍持續進行修復工作,並同步展開藝術品安裝工程。
華埠白蘭地鐵站2023年1月啟用以來客流量穩步上升。然而,車站自啟用後不久便出現滲水問題。2023年8月被發現通往站台的主要樓梯間出現漏水,被迫關閉部分站台,施工單位在地鐵洞穴外增加灌漿,隔離漏水區域。對於今年發現的滲漏情況,2月26日起暫停營運17天,修復滲水問題,3月14日已恢復營運。交通局董事會同意向承包商Renesco支付642萬元,工程預計工期273天。。
華埠白蘭站設計上原應實現全面防水。但現實中,車站穹頂及牆面出現多處漏水,不僅對裝飾面板與聲音系統造成損害,必須進行補強工程。
針對4月3日乘客再次拍攝到的積水情況,交通局回覆本報指出,目前站外所見的腳手架與施工設備,並非滲水修復工程,而是為站內即將完成的藝術裝置所設。至於滲水部分的修繕工作,目前仍在夜間非營運時間進行,施工單位會在每日清晨前完成積水處理,以確保不影響列車正常運行。
交通局社區公關專員梁秋玉表示:「針對滲水的修復工作一直在穩步推進中。先前中央地鐵曾封站17天以處理最嚴重的漏水區域,目前其餘修復作業會避開營運時間進行,以減少對乘客的不便。」
她補充,即使白天仍偶有水跡出現,工人也會定期清理,以防積水擴大。交通局提醒乘客,在車站內若見有積水或黃色警示線,應保持距離避免滑倒,並鼓勵民眾即時通報異常狀況,協助維護公共安全。
華埠站除持續進行修復外,也將完成藝術品安裝,讓車站煥然一新。本報記者黃偉江三藩市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