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特朗普開啟第二任期以來,歐洲和美國在外交、經濟、軍事等領域的分歧加劇,裂痕擴大。歐盟在上月舉行的歐盟峰會上,展現了歐洲各國實現防務自主的戰略決心,但各國在安全防務重點、防務資金使用分配等問題上仍存分歧,與美國關係亦複雜多變。
特朗普上任後,重拾「美國優先」政策,美國多名高官在多個場合批評歐盟,認為多年來歐盟在貿易關係上「佔美國的便宜」「歐盟的成立就是為了搞垮美國」等等。在多項國際議題上,展現出與歐洲不同的立場,如與俄羅斯談判烏克蘭問題、宣布退出旨在應對氣候變化的《巴黎協定》和世界衛生組織等機構,以及特朗普更揚言要減駐歐美軍、棄北約領導角色等等……在經貿問題上,特朗普上月加鋼鋁關稅25%,早前再加汽車關稅25%,歐洲都成首當其衝目標。
最新曝光的特朗普內閣群聊洩密事件中,群聊內容曝露副總統萬斯、國安顧問華爾茲、防長赫格塞斯等政府高層厭惡歐洲之情,萬斯直言討厭再挽救歐洲人、討厭歐洲免費搭便車等,他們更取笑歐洲無力打擊胡塞武裝,只有美國才能,且熱烈討論如何向歐洲、埃及收回費用。外界評論認為,群聊洩密內容顯示,特朗普團隊只視歐洲為「可悲的累贅」、「待宰的提款機」,歐洲人不必再存幻想。與此同時,在3月下旬舉行的歐盟峰會上,成員國原則上同意了歐盟委員會近期發布的一份名為「2030準備就緒」的國防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白皮書概述了提高軍工產能和鼓勵聯合採購等措施,敦促成員國增加國防開支,將建立完全依賴歐洲自身的防務供應鏈,以使歐洲在2030年具備強大國防能力。分析認為,這份白皮書與歐盟3月初提出的「重新武裝歐洲」計劃,都表明歐盟的政策重心正進一步向防務和安全方面轉移。
歐洲除了呼籲內部團結外,對外,還集合約30個國家,成立自願聯盟,未來派兵捍衛俄烏停火後的烏克蘭,又積極強化與加拿大、澳洲關係,歐盟已提出與澳洲恢復自貿協議談判,熱情接待加拿大新總理卡尼。歐盟開放購買日、韓武器,無疑釋出友善,邀日、韓抱團取暖。「國際秩序正在經歷1945年以來未曾見過的巨大變化,」歐盟最高外交官卡賈.卡拉斯如是說。
在經貿方面,歐洲努力與美國達成貿易協定,歐盟貿易專員早前已前往華盛頓與美國同行進行會談。但同時,歐洲各國的官員們也不得不正視,美歐關係勢必不能回到過去那樣和睦階段的現實。
此外,歐盟由27國組成,各成員對美態度迥異。如東歐國家更重視美國軍力保護,極右政黨執政的匈牙利、意大利等則較傾向與美保持良好經貿關係。一些國家主張通過啟用歐盟的貿易防禦工具,「揮舞大棒」進行反制;另一些國家則傾向於採用「胡蘿蔔」策略,通過談判和滿足特朗普政府的要求來化解爭端;還有一些國家則建議雙管齊下。這令歐盟商定對美政策時,出現不少分歧,落實則出現不小的拖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