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28日發生的緬甸8.2級強震迄今已造成逾千人死亡。震後隔天早上,一枚衛星將其遠攝鏡頭對準距離震央不遠的緬甸第二大城曼德勒,希望結合人工智能(AI)技術,協助救援組織迅速評估城內受損和倒塌的建物數目,並部署救援人員到最有需要地區。
這種高科技視覺方法一開始並不順利。微軟首席數據科學家拉維斯塔費雷斯(Juan Lavista Ferres)解釋最大挑戰是雲層,「這項技術沒辦法看透雲層」。當雲層消散後,三藩市私人地球成像公司「行星實驗室」(Planet Labs)的另一枚衛星花上數小時拍攝衛星影像,並將影像發送至微軟慈善組織AI for Good Lab實驗室。當時位於華盛頓州雷蒙德(Redmond)的微軟總部已是3月28日晚上11時,微軟人員準備就緒等待數據送至。
AI For Good實驗室過去曾經進行這種AI輔助災損評估工作,例如2023年北非利比亞洪災和今年初的洛杉磯山火。這次緬甸強震無法依賴一般可以運行任何視覺數據的AI運算模型,實驗室人員必須為曼德勒建造一個客製化版本。
當AI分析完成,顯示曼德勒多達515棟建物受損程度高達80%至100%,有20%至80%受損的建物則有1,524棟,有助救援人員找出受損的具體位置。微軟補充,這些資料應被視為初步指南,需要派員實地勘查才能完全掌握災情。該公司已把這些分析分享給紅十字會等救援組織。
目前有15枚衛星圍繞地球運行的「行星實驗室」表示,從緬甸強震以來,其衛星已拍攝緬甸及泰國10多處地點分析災後狀況。美聯社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