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蘇婕雅三藩市報道)
支持和反對罷免三藩市第四區市參事殷嘉立(Joel Engardio)的活動周末接連展開。罷免發起方動員義工收集區內選民簽名運動;殷嘉立的支持者則舉行集會表達對他的支持。
罷免殷嘉立的主要原因與沿海大公路(Great Highway)的永久性封閉相關。批評者認為,殷嘉立在未充分徵求社區意見的情況下,支持去年11月選舉的K提案,引發了日落區居民對交通擁堵、商業受影響以及社區意見未被重視的擔憂。
豈能無視選區民意
在11月選舉中,K提案以54.73%贊成、45.27%反對下通過。罷免行動發起人Vin Budhai指出,,大公路所在的日落區選民的反對票高達64%,顯示社區的意見未受到理應代表該區市參事殷嘉立的尊重。此外,有居民批評殷嘉立優先考慮開發商的利益,而非社區的需求。
罷免行動的發起者22日在大公路旁的麥考平廣場(McCoppin Square)舉辦活動,派出志願者前往20多個地點收集罷免聯署簽名。組織者Otto23日下午接受本報記者採訪表示,周末兩日期間已獲得超過1,000份簽名。
支持罷免的一位志願者Alyse表示,她反對關閉大公路,並認為這一決策缺乏透明度,「雖然罷免不會改變K提案的結果,希望通過行動讓殷嘉立意識到他的行為是不恰當的。」
另一位曾經支持殷嘉立競選市參事、現主張罷免他的志願者朱偉表示,「經過這幾天的簽名收集發現,約有60%的華人都不瞭解他的作為,應該加強宣傳。雖然說殷嘉立的任期還剩兩年,但這兩年內會發生什麼大家都很難說,萬一他把大公路變成像邁阿密海邊那種高層住宅樓,那得益的會是誰?」
應該全面評價官員
與此同時,殷嘉立的支持者22日在愛爾蘭文化中心(United Irish Cultural Center)舉行集會,超過150人參與,包括多位民選官員如州參議員威善高(Scott Wiener)、市參事會主席孟達文(Rafael Mandelman)、第六區市參事麥德誠(Matt Dorsey)和三藩市聯合校區教委古普塔(Parag Gupta)等。
支持者認為,罷免行動是浪費公共資源,可能進一步分裂社區。日落區居民、經營學校的顧家年稱,殷嘉立曾到訪她的學前教育機構,與家長交流,展現了他對社區的關心和行動力,「我認為他深思熟慮、回應迅速且致力於解決地區問題,儘管並非所有人都同意他的每個決定,但我信任他會傾聽並努力解決大家的擔憂。」
另一位在區內居住超過30年的居民湯玲對本報表示,殷嘉立是難得一見的好官員,他上任以來積極解決露宿者和流動房車(RV)問題,增加了警察巡邏,以及成功舉辦多場日落區夜市,帶旺經濟。她坦言「我也不贊成K提案,但大家不能只因為做錯一件事,就把他所做的其它好事全部否定呀。」
麥德誠強調殷嘉立致力改善公共安全與解決警力短缺問題,「一直與我們合作,推動警察招聘計劃,我們需要這樣的盟友。」威善高也指出,三藩市當前的預算危機導致校區削減、交通資金短缺等問題,應該成為選民關注的重點,而非展開一場昂貴的罷免戰:「我們不需要政治鬥爭,而需要團結起來解決真正的問題。」
雙方陣營財力懸殊
地方網站Mission Local指出,殷嘉立過去曾大力支持罷免三藩市教育委員及前地檢官博徹斯(Chesa Boudin),如今成為遭罷免對象,恐難以罷免耗費公帑作為理由。該報引述資深政治顧問瑞利(Clint Reilly)說,成功抵擋罷免的關鍵在於不辯護個人政績,而是直接攻擊罷免行動的正當性。
網站還指出,目前反罷免陣營已籌得超過10萬元,主要來自科技界金主及小額捐款,聘請了活躍政界多年的Maggie Muir 和Sam Singer為顧問主導宣傳。
相比之下,罷免方報稱募得約2.2萬元,招募了800多名義工,其中50人定期參與徵集選民簽名。
支持罷免方需在5月22日前收集9,911份有效簽名,才能將罷免案納入選票,由選民決定殷嘉立的去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