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着DeepSeek風潮令科技股價值重估,加上內地央視春晚播出載歌載舞的機械人,以及開發商之一的宇樹科技創辦人早前獲邀出席民企座談會,均令人形機械人板塊成為市場焦點。不過,有分析認為目前相關概念已有一定炒作,但尚沒有太多企業實現銷售及盈利突破,落地應用情況也未算普遍,因此再炒空間有限,反而部分已悄然佈局機械人產業的大企業如小米(1810)等,因基本面較佳,若可將研究成果轉化為實際盈利能力,例如提升造車效率等,相信股價可再上一層樓。
近日港股突破23000點大關,年初至今升幅已逾16%,科技股表現尤其突出,主因DeepSeek帶來技術突破,令人形機械人板塊更受關注;同時,深圳近期亦發布人形機械人專項政策,對開放應用場景、突破關鍵技術、構建專用數據集、提升規模化製造和應用能力等予以精準支持,政策利好及技術創新引領相關板塊突破。
此外,國家主席習近平早前與民營企業家談話時,人形機械人開發商宇樹科技創辦人王興興亦在列,也是重要催化劑之一。各概念股之中,被稱為內地「人形機械人第一股」的優必選(9880)周一(24日)收升4.7%,今年更累升95%。

值得留意的是,另一相關股地平線(9660)上周獲宣佈納入科指後,今早股價曾爆升近17%至9.48元創新高,雖然收市升幅收窄至4.8%,但今年以來仍累升136%。除了優必選及地平線外,微創機器人(2252)及速騰聚創(2498)今年亦分別累升120%及60%。
陸秉鈞憂股價反映 勿高追
不過,富途證券香港首席策略師陸秉鈞認為,雖然機械人技術發展將會持續,且相關領域未來將有很大發展空間,但部分股價已充分反映市場情緒,未來走升空間未必太大,且機械人技術的實際應用和盈利能力仍需時間驗證。
事實上,港股一眾上市企業中,專研機械人者主要為初創企業。陸秉鈞提到,不少主力開發機械人的上市企業基本面仍不算穩健,尤其部分實際上仍處虧損狀態,若市場情緒有所退潮,其股價可能也會受壓,這方面需要投資者小心留意,尤其不宜追高。
小米及比亞迪基本面較佳
機械人初創如春筍般冒起,但實際上不少大企業早已悄然佈局機械人項目。包括本月月中傳阿里巴巴(9988)同系的螞蟻集團已開始招兵買馬,擬自研具身智能機械人(一種像人一樣能夠與環境交互感知、自助規劃、決策、行動、執行任務的機械人)。
去年年底也有消息傳出,比亞迪(1211)正於全球求才,開發定制的人形機械人系統。而近期晉身萬億市值俱樂部的小米(1810)更早在幾年前便開發Cyberdog,其定位為一種家用機器狗,且已能跳舞,看懂人類的手勢並與之互動。

陸秉鈞對此認為,小米、比亞迪等大型企業市值已直追部份美股科企,相對而言更有資源、研發實力開發機械人,甚至在不遠的未來投入應用,若其基本面持續堅挺,相信有朝一日機械人研發成果可轉化為實際價值,屆時其股價或有支持。不過他也點出,機械人產業尤其是從盈利能力層面看,仍屬起步階段,市場對此仍需謹慎。
美資巨企主力To B層面應用
值得關注的是,美股科技龍頭早已開始佈局機械人產業,近期無論在美國政治、經濟均為風雲人物的馬斯克,其旗下Tesla去年便曾公佈一款名為Optimus的機械人,更宣稱能協助人類處理家務,亦能「進廠打工」,所掌握技能包括分裝電池。馬斯克早前亦透露,Optimus有望在明年底前開售。
陸秉鈞表示,Tesla、Nvidia及Amazon等美國大型科企實際上已不約而同進軍機械人產業,只不過其應用主要在To B(服務商業客戶)層面,不太為人所知或留意,但實際上其應用情況、量產能力均不俗,相信若市場可見到有相關機械人產品為上述企業更多、數額更大的實際效益,其發展前景以及股價也將有更多想象空間。

情感機械人成下一個賽道?
機械人概念熱炒下,更意外牽動一條可能在不少人意料之外的新賽道:「情感機械人」。世界經濟論壇數據顯示,全球獨居人口比例從1960年的6%激增至2022年的33%;去年8月本港人口調查也顯示,在25至64歲的人口中,未婚人數持續增加,2021年有118.1萬人未婚,2022年增至118.7萬,2023年進一步增至121萬人。此外,更有無數男女選擇推遲婚姻,甚至選擇單身生活。
但持續單身未必代表不需要情感寄托,故情感機械人趁勢崛起。根據計算,全球情趣機器人市場規模將在2025年突破300億美元,其中中國市場佔比超過40%。若進一步觀察內地市場,當地單身人口已達3億,加上人口老化趨勢日益明顯,人的情感陪伴需求激增,去年當地智慧情趣用品線上GMV年增67%,其中AI互動類產品佔超過30%。
一個鮮明的例子是,內地廣東一家成人玩具廠商WMDoll,即硅寶科技(300019.SZ)早前預計公司去年銷售額按年多30%,其主營矽膠娃娃逾9成銷售來自海外,其情感機器人具備保留長期記憶的能力,能根據使用者表現給予誇贊或安慰,提供情緒價值,滿足使用者在情感互動方面的需求。近期DeepSeek熱潮下,該公司創辦人早前更透露,公司將大型語言模型(LLM)融入新一代擬人化情趣玩具後,用戶反饋「異常熱烈」。

或涉倫理問題 惟言之尚早
情感機械人概念有望興起,也有內媒盤點出四大A股上市公司可望受益,除了上述硅寶科技之外,還有浙江眾成(002522.SZ)、趣睡科技(301336.SZ)及愛慕股份(603511.SS),相關股份涉及情感機械人製造的各個流程及功能開發,包括製造材料供應、數據分析、體溫模擬等。
不過,若該種機械人大行其道,機械人的倫理問題勢必將再掀起討論,也有分析指,從技術層面看,讓機械人具備高度類人情感仍有較高難度,現在討論開發出高仿真且具備高度「人情趣味」的機械人乃至用其盈利,仍為時尚早。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