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減肥不但為了美,更可減少多種健康風險。「GLP-1受體促效劑」(俗稱瘦瘦筆)近年被廣為使用,以控制肥胖問題,近日更獲港大醫學院公共衞生學院研究團隊證實其減重效果,主要來自於「減體脂」而非「減肌肉」,有助醫學界更掌握其藥理幫助患者。
「GLP-1受體促效劑」令使用者延緩胃排空 達到抑制食慾效果
「GLP-1受體促效劑」本身用於治療二型糖尿病,近年也用於治療肥胖問題。港大團隊指,其原理是通過模擬人體內GLP-1荷爾蒙功能,促進胰島素分泌,以抑制升糖素分泌,令使用者延緩胃排空,達到抑制食慾效果,並令身體調節血糖水平和減重。
團隊指,雖然該藥在全港越來越多應用於減肥,但有研究亦指其藥效會導致肌肉量減少,以達到減重效果,或有機會導致身體虛弱或肌少症。故團隊通過基因研究,分析多個全基因組關聯研究中,逾80萬名歐洲血統參加者的基因數據,揪出一種特定的基因變異株「rs877446」與BMI降低相關,並以該基因株模擬「GLP-1受體促效劑」作用,以分析該藥對於四肢肌肉質量、全身非脂肪質量,和軀幹非脂肪質量等的影響,並同步對比種身體脂肪數據指標。

結果發現,使用「GLP-1受體促效劑」後,用家的全身脂肪量會減少7.9公斤,肌肉量會減少約6.5公斤,換言之即「減脂肪多於減肌肉」;整體脂肪率亦下降約4.5%。
港大醫學院公共衞生學院助理教授歐陽兆倫指,研究反映,基因研究可在臨床實驗數據不足時,協助醫學界更明智地選擇合適藥物,及了解其對患者健康影響。另一位資深作者、倫敦帝國學院公共衞生學院流行病學與生物統計學系臨床研究員 Dipender Gill指,相信大規模人類基因關聯數據相關研究,日後可在臨床研究提供很多資訊,以協助醫患改善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