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爭|拆局:危機升級三年 多方博弈仍在激化

烏克蘭危機升級已三年。這場衝突劇烈衝擊地區安全、經濟、社會等諸多領域,同時深刻影響全球,阻礙世界經濟復蘇。 

近來,特朗普政府與俄方展開對話,就結束衝突等達成共識。美俄單獨互動引發烏克蘭與歐洲多國不滿。新華社引述分析人士認為,目前各方利益分歧盤根錯節,相互博弈仍在激化。 

衝突影響深遠 

烏克蘭危機升級三年,俄烏兩國都付出沉重代價。西方國家對俄羅斯實施前所未有的制裁,導致歐洲能源短缺和多種大宗商品供應鏈不暢,成為近年來世界多個地區特別是歐洲國家高通脹的一個重要推手,嚴重影響各國民生。 

英法正草擬與其他國家共同派兵前往烏克蘭協助穩定局勢。美聯社
英法正草擬與其他國家共同派兵前往烏克蘭協助穩定局勢。美聯社

 

英國和法國傳出正規劃籌組人數不超過3萬的地面部隊前赴烏克蘭。路透社
英國和法國傳出正規劃籌組人數不超過3萬的地面部隊前赴烏克蘭。路透社

 

特朗普斥烏克蘭不應開戰。(美聯社)
特朗普斥烏克蘭不應開戰。(美聯社)

 

特朗普促烏克蘭進行大選。(路透社)
特朗普促烏克蘭進行大選。(路透社)

 

特朗普斥烏克蘭不應開戰。(美聯社)
特朗普斥烏克蘭不應開戰。(美聯社)

 

北約秘書長呂特指出,歐洲已準備好提供烏克蘭安全保障。美聯社
北約秘書長呂特指出,歐洲已準備好提供烏克蘭安全保障。美聯社

 

相關新聞:特朗普批澤連斯基沒籌碼 普京可佔領整個烏克蘭

三年來,在衝突延宕的背景下,一些歐洲國家民眾失去對傳統主流政黨的信任,極右翼思潮在歐洲逐漸蔓延。德國《商報》認為,歐洲在這場衝突中遭遇了「戰略上的失敗」,影響力被削弱。  

烏克蘭危機的升級還影響全球多國的糧食安全。俄羅斯和烏克蘭都是重要糧食出口國,俄羅斯還是重要化肥出口國。危機升級以來,供應鏈受阻,國際糧價高漲,部分國家糧食危機加劇,非洲、中東、南亞和拉美一些國家進口糧食的負擔明顯加重,糧食安全進一步受到威脅。 

新華社引述中國人民大學全球治理與發展研究院院長周琪說,俄烏衝突不僅威脅到歐洲的穩定,還影響到全球糧食安全和能源安全,並將因此深刻影響未來的國際關係。 

相關新聞:俄烏戰爭︱美國財長暗示 將放鬆對俄羅斯的制裁

美國借亂牟利 

分析人士指出,憑藉能源貿易與軍火援助,美國實際上成為俄烏衝突的最大受益方。 

澤連斯基在總統辦公室受訪,公開烏克蘭的稀土礦藏地圖。 路透社
澤連斯基在總統辦公室受訪,公開烏克蘭的稀土礦藏地圖。 路透社

 

烏克蘭士兵在東北部哈爾科夫發射國產RAM II自殺式無人機。
烏克蘭士兵在東北部哈爾科夫發射國產RAM II自殺式無人機。

 

普京稱準備好與烏克蘭進行談判。路透社
普京稱準備好與烏克蘭進行談判。路透社

 

烏克蘭在前總統拜登任期獲得了數十億美元的武器援助抗俄。美聯社
烏克蘭在前總統拜登任期獲得了數十億美元的武器援助抗俄。美聯社

 

美國向烏克蘭提供的布雷德利步兵戰車。路透社
美國向烏克蘭提供的布雷德利步兵戰車。路透社

 

烏克蘭「地獄」(Peklo)自製新型導彈無人機。 路透社
烏克蘭「地獄」(Peklo)自製新型導彈無人機。 路透社

 

特朗普表示正在努力結束俄羅斯與烏克蘭之間的衝突。路透社
特朗普表示正在努力結束俄羅斯與烏克蘭之間的衝突。路透社

 

烏克蘭消防員在哈爾科夫一處遭俄羅斯無人機擊中的住宅救援。 路透社
烏克蘭消防員在哈爾科夫一處遭俄羅斯無人機擊中的住宅救援。 路透社

 

烏克蘭消防員在哈爾科夫一處遭俄羅斯無人機擊中的住宅救援。 路透社
烏克蘭消防員在哈爾科夫一處遭俄羅斯無人機擊中的住宅救援。 路透社

 

烏克蘭消防員在哈爾科夫一處遭俄羅斯無人機擊中的住宅救援。 路透社
烏克蘭消防員在哈爾科夫一處遭俄羅斯無人機擊中的住宅救援。 路透社

 

烏克蘭士兵在哈爾科夫建造防空洞。 路透社
烏克蘭士兵在哈爾科夫建造防空洞。 路透社

 

俄烏衝突爆發以來,美歐對俄實施全方位制裁,導致原本依賴俄羅斯油氣的歐洲國家能源供應受阻,而美國則利用「北溪」天然氣管道爆炸等事件,不斷削弱俄歐之間的能源合作,迫使歐洲高價購買美國天然氣。美國目前已成為歐盟最大的液化天然氣供應國。 

克羅地亞政治分析家羅伯特·弗蘭克指出,「俄烏衝突後,美國成功接管了歐洲天然氣供應,並以遠高於俄羅斯天然氣的價格向歐洲銷售,並希望長期控制這一市場。」 

過去三年,美國向烏克蘭提供大量軍事援助。美國智庫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去年的一項研究說,美國對烏克蘭的鉅額軍援助力美國國防製造業的振興。美國《法律事務》網站去年7月發佈調查報告稱,美國絕大部分對烏軍援並未直接流向烏克蘭,而是留在美國國內補貼了至少31個州和71個城市的軍工企業。烏克蘭獲得的大部分軍援都是美國的老舊裝備,美國軍工企業將製造的新武器用於補充美軍庫存,並出售給北約盟國從中獲利。 

俄羅斯國際事務委員會專家安德烈·科爾圖諾夫表示,俄烏衝突使美國國防工業順勢擴大了在歐洲軍工市場的份額。俄羅斯常駐聯合國代表涅邊賈去年12月在聯合國安理會會議上指出,烏克蘭如今已成為美西方軍工複合體的「金礦」,他們持續向烏克蘭提供武器,從中大賺特賺。 

多方博弈持續 

近來,美俄高層展開對話會晤,雙方就結束衝突等達成共識,但與此同時,特朗普政府與烏方和歐洲盟友在烏克蘭問題上矛盾加深。分析人士認為,鋻於美、俄、歐、烏利益訴求分歧明顯,各方博弈仍將持續。 

俄智庫外交和國防政策委員會主席費奧多爾·盧基揚諾夫認為,俄美兩國在後續談判中一定會堅持自身利益,未必能迅速達成共識。俄高等經濟大學歐洲和國際綜合研究中心副主任德米特里·蘇斯洛夫表示,美國政府近來希望迅速推動對俄關係正常化,一定程度上說明美方只尋求實現衝突短期停火,而非如俄羅斯所願徹底解決衝突的根源性問題。 

烏克蘭政策分析專家弗拉基米爾·沃利亞認為,實現停火與和平的前提是烏克蘭獲得可靠的安全保障,但目前美國提出的計劃中並沒有包含安全保障條款。此外,俄軍目前佔據戰場優勢,現在討論停火為時尚早,俄方也不太可能立即就停火協議和安全保障問題與美西方達成一致。 

愛沙尼亞安全問題專家賴訥·薩克斯同樣對和平前景持謹慎態度。在他看來,單憑美俄之間的協議並不能完全決定烏克蘭問題的走向。美方策略缺乏清晰規劃,特朗普政府在處理相關問題時非常注重維護自身利益,這將使未來局勢充滿不確定性。「目前還沒有真正的和平進程或明確的計劃,這一切才剛剛開始。」

即時國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