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美房地產市場持續疲軟,由於按揭利率仍然高企、房價上漲,再加上房源供應不足,種種因素導致不少潛在買家卻步。統計發現,1月的二手房屋銷量按月倒退4.9%,遠遠超過分析師預期。
CNBC報道,全美房地產經紀人協會(NAR)表示,1月份的房屋銷售雖比去年同期高出2%,但仍處於過去15年來的最低水平,經季節性調整後,上個月的二手房成交宗數只有408萬套,比2004年12約下降4.9%,幅度遠遠超出分析師預計的2.6%。根據方程式,上述數據基於成交結算,簽署買賣合約的時間相信是在去年11月至12月之間,當時的按揭利率從7%降至6%左右。
此外,1月底的待售房屋數量為118萬套,按月增加3.5%,也較去年同期增加17%。雖然現房庫存有所增加,但以目前的銷售速度計算,只可滿足3.5個月的需求,低於庫存量相當於半年交易的平衡點。由於房屋供應緊張,也導致市場持續出現加價壓力,1月的出售房屋中位價為39.69萬元,較去年同期上升4.8%,也創下歷來1月份的最高紀錄。NAR同時追蹤了全美4大地區的房價,發現各地數字全部上漲,大約15%的房屋成交價高於標價,比例與去年同期的16%相若。
NAR的首席經濟師勞倫斯·雲(Lawrence Yun,音譯)表示,儘管聯邦儲備局多次降息,但按揭利率數個月以來一直沒有變化,加上房價上漲,民眾的負擔能力仍然面對「重大挑戰」,對於大多數買家來說,市場既要增加庫存,也要降低按揭利率,才可吸引他們考慮買屋。
統計又發現,完全以現金成交的個案佔比29%,雖然略低於去年同期的32%,但仍停留在歷史高位。首次置業買家約佔28%,比例與去年同期一樣,但也低於40%的歷史平均值。價格較高的房屋明顯需求較高,定價介乎10萬至25萬元之間的房屋,銷售量按年下降1.2%,但100萬元以上的房屋銷量上漲近27%。本報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