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移民及海關執法局近日在洛杉磯展開打擊非法移民行動,並於本月3日逮捕了台灣華裔男子蔡正為。據台灣警方指控,蔡正為在台灣涉嫌兒童性犯罪,並曾因酒後行為導致對方死亡。然而,由於美國司法程序的特性,其遣返與庇護申請的前景仍充滿變數。
根據南加州移民律師許俊良分析,蔡正為的遣返程序將依照正常遞解流程進行,並不會立即執行。由於他入境美國未滿10年,暫緩遣返申請的條件較難滿足。
許俊良進一步指出,蔡正為的律師團隊可能會提出庇護或暫緩遞解申請。然而,他認為這些法律途徑的成功機率不高。「庇護申請的核心標準是申請人因種族、宗教、政治立場或社會團體成員身份,回國後將面臨迫害。但台灣屬於民主社會,缺乏符合庇護標準的迫害事例,因此成功機會渺茫。」
此外,許俊良表示,即便庇護申請未獲批准,蔡正為仍可上訴至聯邦上訴法院,而這一程序可能拖延數年。他分析:「目前移民法庭積壓大量案件,某些案子可能長達五至六年仍未開庭。換句話說,即使庇護申請最終被駁回,蔡正為仍可暫時留在美國。」
談及家庭因素是否可能影響案件審理結果,許俊良強調,美國移民法確實考慮人道因素,例如申請人是否有美國公民直系親屬。但在本案中,蔡正為的家屬若均無合法身份,則難以成為避免遣返的有力依據。「家庭團聚原則適用於擁有美國公民或綠卡身份的親屬,但若申請人及其家屬皆無合法身份,移民法官通常會認為他們可以在母國團聚。」
此外,蔡正為是否有台灣犯罪紀錄,也將影響其案件發展。許俊良指出,儘管台灣法院尚未對其正式判決,但若有案件在台立案並通知到庭而未出席,這本身即構成法律問題。「未遵守法庭程序本身就是一種違規行為,因此不能單純以『未被定罪』為理由來規避遣返。」
面對可能的遣返風險,許俊良認為,蔡正為的法律團隊可能希望透過一系列申請來延緩遞解程序,以求在美國長期滯留。
他表示:「根據目前移民政策的趨勢,川普政府及拜登政府都加強了對涉及刑事案件的非法移民的遣返力度。因此,蔡正為若想通過庇護或暫緩遞解留下來,恐怕難度極高。」
目前,蔡正為將於本月24日出席移民法庭聽證會,並透過視頻方式參與審理。後續發展仍待觀察,但可預見的是,案件的法律攻防戰仍將持續數月甚至數年之久。本報記者丁青洛杉磯報道

台灣男子蔡正為被抓捕現場。 洛杉磯緝毒署 X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