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密特的名單

美國幾時看到中國的人工智能起飛時刻,絕不是情報人員,也不是傳統軍工複合體的智庫,只是一介平民。

  2016年,人工智能發生一場革命,Google的AlphaGo橫掃圍棋界,從此人腦不敵電腦。Google時任董事長施密特,眼光無比銳利,2017年12月,參觀中國舉行《第四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並作演講,經過他多番巡視,不得了!施密特最後出席論壇,提出當時不被主流接受的發現,他說︰中國AI正逐步超越美國,瞄準世界的主導地位。「我預計,美國在2025年將再難以維持AI技術方面的領先地位,被中國反超前。」太準確了吧。

  施密特當時不是刻意恭維中國,而是對美國人說「狼來了」。離開Google後,施密特運用他在矽谷地位,奔走相告「中國AI超越美國」,2020年率先在美國提出,絕不能讓中國AI領先的主張,最可怕的是他竟然建議,美國必須不惜一切代價擊敗中國,後來施密特在美國國防部當顧問,向國會呈交七百多頁的《最終報告》(Final Report),「建議美國與民主盟友國家進行協調,要求每個國家制定『推定拒絕』(Presumptive Denial)條款,對出口中國先進晶片製造工具實施許可證制度。」

  施密特的重點︰必須停止對華出口晶片,晶片是中國弱項,AI硬件離不開晶片,中國科技便會長久落在美國兩代之後。你看到美國的一介平民可有幾大的影響力。

  現階段,中美AI競爭不離「施密特的名單」,即是如何斷絕中國AI產業的清單,但封殺五年不見成效,中國進步不受阻礙,最近見到施君曝光傳媒,他很憔悴。

Uncategoriz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