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與《蘋果日報》三間相關公司涉串謀勾結外國勢力案今踏入第135日審訊,黎智英第43日出庭自辯,控方第17日盤問黎智英。黎智英供稱並非所有「勇武派」均是暴力派,但他不會認為「勇武派」不使用暴力時便是和理非,只是認為「勇武派」只是年輕前線示威者的統稱。黎智英形容自己是和平非暴力派,控方指黎在其專欄文章中稱呼「勇武派」為「我們的勇武手足」,質疑黎是與「勇武派」站在同一陣線;黎回應:「你知道我並非『勇武派』的,但同一立場自然會叫大家做『手足』」,又解釋當時「和勇不分」的理念盛行,而他使用「手足」來稱呼「勇武派」只是貪圖方便。
自認讚揚向警「爆粗」少女「犀利」的文章為「劣作」
控方引述黎智英接受盤問期間,曾把「勇武派」示威者分成和平溫和派及暴力抗爭派,黎同意並指他認為不是所有「勇武派」均是暴力派,而「勇武派」只是年輕前線示威者的統稱。黎形容自己是和平非暴力派,亦認為不使用暴力的「勇武派」也不算是和平溫和派,仍然會歸類他們是「勇武派」。控方問黎若前線示威者參與暴動、襲擊警察、破壞公物,黎會否視他們為「勇武派」;黎則指他會視這些人為激進或極度激進分子。
控方展示黎智英在2020年1月5日於其專欄《成敗樂一笑》發布的文章《2020和勇繼續一起撐下去》,文中提及「我們不知道『裝修』匯豐銀行的黑衣人是否我們的勇武手足,但是打爆中國人壽店舖玻璃的兩位黑衣人便甚有可疑」。黎早前對於他在此文章讚揚一名向警察「爆粗」的未成年少女「犀利」及「有這樣的後生無得輸」,民主黨前主席何俊仁和應「有這樣嫉惡如仇的優秀勇敢年輕人,香港真是塊福地」,黎就此言論感到後悔,又形容該評論為「劣作」及低級趣味,就此致歉。

控方問黎智英是否不同意「爆粗」未成年少女說「黑警死全家」、「香港差佬,X 你老母」等字句,黎同意此說法,並斥該少女的言論低俗;但當控方問黎智英是否同意「光復香港 時代革命」、「五大訴求 缺一不可」,黎則指當時他沒有想他自己是否同意這些口號。控方指出《2020和勇繼續一起撐下去》在元旦遊行的4日後發布,可見「光復香港 時代革命」、「五大訴求 缺一不可」的口號已深深植根在黎智英的腦海中,黎則控方可以利用心理學詮釋其文章,但他並不同意控方的說法。
法官杜麗冰指,黎智英在文中寫下「光復香港 時代革命」、「五大訴求 缺一不可」的口號,可見他當時想起這些口號,或是口號已深深植根在其腦海中,否則不會文章寫下口號。黎重申「光復香港 時代革命」、「五大訴求 缺一不可」只是當年的常用口號。控方指黎智英在2019年至《香港國安法》生效後仍然同意「光復香港 時代革命」、「五大訴求 缺一不可」的口號,黎矢口否認,又指他知道這些口號在《香港國安法》生效後已屬非法。
稱使用「手足」稱呼「勇武派」出於貪方便
控方續提出,文中寫道的「嫉惡如仇」是否指「憎恨邪惡」,黎同意並指這代表年輕人厭惡邪惡,「邪惡」亦包括警察及一些侵犯自由的人和事。控方問黎在文中稱呼「勇武派」為「我們的勇武手足」,是否代表黎是與「勇武派」站在同一陣線,黎否認並指當時大家處於反修例運動之中,同一立場自然會叫大家做「手足」,直向控方說:「你知道我並非『勇武派』的」。黎又解釋當時「和勇不分」的理念盛行,而他使用「手足」來稱呼「勇武派」只是貪圖方便。
控方重提文中指出:「我們不知『裝修』滙豐銀行的黑衣人是否我們的勇武手足,但是打爆中國人壽店舖玻璃的兩位黑衣人便甚有可疑。若這兩位是喬裝警員,他們目的是插贓嫁禍,若這推斷屬實,警方的目的就是要製造暴亂。藉此行使警暴恐嚇和理非遊行人士,使他們以後再不敢出來遊行」,「當然這是以奸人之心度警察之腹的陰謀論,但事到如今,我們若仍未認定警方是謊言和陰謀氾濫的奸人精,就真的有點太天真無邪了吧」。
法官連番追問下 黎認無譴責暴力還提議「對實施暴力的年輕人進行特赦」
黎不肯定破壞滙豐銀行及中國人壽的人士之身分,也懷疑破壞者的身分。法官李運騰指出,從字句的上文下理推斷,黎智英當時只譴責破壞中國人壽的人士,沒有譴責破壞滙豐銀行的黑衣人,更形容破壞滙豐銀行的行為是「裝修」。法官杜麗冰也指出,文章內容顯示出黎智英支持「手足」「裝修」滙豐銀行。黎稱他從頭到尾都譴責暴力,控方則指黎在此文章沒有譴責暴力,黎反駁指他在文中也沒有宣傳暴力。法官李運騰提出,黎智英在文中只是譴責一些他所認為是警察暴力的事情,法官杜麗冰補充指,黎智英沒有譴責「勇武派」的暴力行為。黎回應稱:「我沒有譴責暴力,但我提議對實施暴力的年輕人進行特赦」。
控方指黎智英在文中另提到「教育是我們今後抗爭重要的戰場。中共將這場抗爭運動的責任推到教育制度上,把教育界變成政府施政失當的代罪羔羊⋯這場逆權運動正促使中共加強對學生換頭洗腦,教育局長楊潤雄已對教育界文革式施壓,明言學校認為涉事『反送中』教師『沒有問題』,學校、校長的態度立場就可能『有問題』,如果覺得校長不能勝任,可以取消其校長資格。中共加強對學生換頭洗腦已然啟動」。
黎智英指他猜測「洗腦教育」是由中共施加至香港,黎憶述楊潤雄曾說如學校認為涉事「反送中」教師沒有問題,學校及校長的立場及態度就可能有問題。黎又指若愛國思想透過教育來強制灌渝予學生,「所謂愛國教育就是一個洗腦過程」。控方問黎是否有意圖煽動對中央政權的仇恨,黎否認。法官李運騰引述文中提到「中共的換頭洗腦教育,灌輸的是階級鬥爭的仇恨和邪惡」,問黎是否在說中共及教育局合作,在香港製造「階級鬥爭的仇恨和邪惡」,黎是這是根據他在1960年代於中國內地生活經驗所作的推測。
控方指黎智英想透過文章,把自己的情愫分享予讀者,希望讀者感受到其情愫,黎指他只是想提醒讀者知道將來可能發生甚麼事。控方指出,黎智英透過《2020和勇繼續一起撐下去》的文章,煽動對中港政府的仇恨和不滿,透過非法手段改變香港法律所規定的事項,引起居民間的不滿、煽動人們使用暴力和不守法;黎全均否認。
相關新聞:
黎智英案│黎智英全方位利用《蘋果》作平台 宣傳及製作直播節目打「國際線」
黎智英案│黎智英指示下屬《英蘋》要聚焦中國新聞 承認《國安法》後仍親自參與選材
黎智英案│黎智英承認兩度提供《蘋果》平台予袁弓夷 協助拍片乞求美國對中國實施制裁
黎智英案│《國安法》後於Twitter稱對港制裁法案是「好手段」 黎:感謝一眾前美駐港總領事!
黎智英案│黎智英慫恿前線勇武《國安法》實施後仍要繼續抗爭到底
控方指黎2019至2020年無譴責暴力是想讓反修例運動繼續進行
控方指出,黎智英在2019年至2020年沒有譴責暴力,黎回應指其立場和目標一直是譴責暴力,質疑控方問錯問題。法官李運騰也指出,黎智英的立場一直是想「勇武派」減少暴力,以免失去國際支持,質疑控方的問題自作矛盾,更與控方案情對立。控方重新問黎智英時,則問黎智英在2019年至2020年沒有譴責暴力的原因,是黎想反修例運動繼續下去,但黎另一方面又想控制「勇武派」的暴力程度,以免香港失去國際支持;黎均表示不同意。
控方展示由楊懷康(筆名「古立」)撰寫、於2020年11月25日發表的《蘋論》評論文章,題為:「警暴消失的「太平日子」將來臨」,文中指出「事實亦然。警隊如有牌爛仔般知法犯法的新聞邇來屢見不鮮。小則偷竊同袍頭盔、手套、罐頭鮑魚、相機電池,盜用路上拾獲的信用卡豪奢消費;大則違反聚眾令晚飯、警長爆樽重創女警,孖咇輪姦少女,上庭作假口供」。
控方另展示2020年8月11日,已故時事評論家李怡在專欄《世道人生》發表的「夜行人吹口哨:美國最辣一招讓作對的都睡不著了」一文,內容提到:「上周五晚上,不僅11人及其家人睡不著,恐怕一些追隨者,一些做了昧著良心事情的人也睡不著。DQ主任,作惡黑警,港大校委會18名成員,還有自稱或不夠『愛國』而沒有排上第一份名單享不到『榮譽』的人。他們恐怕也睡不著,至少忐忑不安。因為,只有儍瓜才看不到真正的軟硬實力和世界潮流與趨勢」。黎智英則指他沒有閱讀過古立及李怡撰寫的此兩篇文章。
港台《蘋果日報》同樣以Slack溝通
控方問黎智英是否同意已故時事評論家李怡主張美國制裁DQ立法會選舉參選人的選舉主任、警察、港大校委會18名成員,黎指:「你問(李怡)吧」,他則不能回答。控方展示黎智英在2020年8月8日的Twitter帖文,提到「那些取消立法會選舉參選人資格的選舉主任,是否應該為其決定負上責任」,黎則指他不能辨別到該帖文是由他自己或是其徒弟李兆富所撰寫。黎最終同意是他向李兆富傳送上述內容後,李兆富再上載Twitter帖文。
黎智英供稱,香港及台灣《蘋果日報》均有「飯盒會」,亦會利用工作平台 Slack溝通。黎指他沒有電腦,只會用手機使用 Slack及WhatsApp等程式。黎的秘書Julie則有黎智英的Slack帳號密碼,會協助黎智英處理Slack帳戶及安排「飯盒會」,黎則會自行回覆員工的訊息,不知道黎的台灣秘書Chialing會否使用其Slack帳戶。
控方展示《蘋果日報》工作平台Slack的不同頻道(channel),包括「港蘋 online 對話」、「台蘋影像對話」、「台蘋紙媒對話」、「港 games 對話」、「港 hr」、「港 minisite」、「港 subscription」。黎指每個頻道都有指定「功能」,而「飯盒會」每次的討論都與每個部門的業務發展有關。控方指出Slack內的頻道有些訊息被刪除或修改,但黎表示自己不知道5年前平台上被刪除的訊息是甚麼,也不知訊息是由誰刪除。審訊明續。
案件編號:HCCC51/2022
法庭記者:劉曉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