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media-proc.singtaousa.com/photo.php?s=https://media.singtaousa.com/wp-content/uploads/master/2025/02/AdobeStock_1035258230.jpeg&f=jpeg&w=815&q=75)
隨著情人節臨近,浪漫詐騙案件激增,專家警告公眾提高警惕,以免成為詐騙集團的目標。據USA Today報道,這類詐騙通常透過社交媒體或約會網站鎖定受害者,建立虛假的情感關係,進而誘騙對方匯款。根據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ederal Trade Commission, FTC)統計,2023 年全美因浪漫詐騙造成的損失超過 11.4 億美元,受害人數超過 64,000 名。2024 年前九個月的報告顯示,損失已達 8.23 億美元,顯示這類詐騙仍在擴散。
71 歲的克萊納特(Kate Kleinert)就是受害者之一。她在 Facebook 上收到一名自稱「托尼」(Tony)的男子好友請求,對方自稱是駐伊拉克的聯合國醫生,並透過細膩的情感操控,使克萊納特逐步相信這段感情的真實性。在短短四個月內,她為托尼及其「子女」提供了 39,000 美元,最終發現這是一場精心策劃的騙局。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技術的發展,讓詐騙手法變得更加精密。AI 可自動分析社交媒體內容,打造更可信的虛假身份,甚至模仿真人聲音與影像,使受害者難以辨別真假。金融安全公司 Feedzai 的高級總監帕里蘇塔姆(Anusha Parisutham)警告:「我們正處於 AI 詐騙時代,這是一場沒有終點的博弈。」
約會應用公司也開始採取應對措施。Match Group(旗下擁有 Tinder、Hinge 等多款約會應用)已運用 AI 技術篩查可疑帳戶,並成立「科技反詐騙聯盟」(Tech Against Scams Coalition),與社交媒體和金融機構合作,共享數據以打擊詐騙。該公司亦鼓勵用戶保持對話於應用內,避免轉移至不受監管的平台,以降低風險。
專家建議公眾提高警覺,以防止落入詐騙圈套:如對方過於迅速表達愛意,或經常尋求經濟援助,應立即提高警覺;避免透過加密貨幣、禮品卡或電匯匯款給網路認識的人;如果對方總是以各種理由拒絕視訊通話或見面,這可能是一個騙局。此外,詐騙受害者應警惕「二次詐騙」,即所謂的「幫助追回損失」服務,通常是另一種欺詐手段。
隨著 AI 技術發展,浪漫詐騙手法將變得更加精細,受害者人數可能進一步上升。專家呼籲公眾加強防範意識,並利用現有的資源來保護自身財務與情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