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media-proc.singtaousa.com/photo.php?s=https://media.singtaousa.com/wp-content/uploads/master/2025/02/2025021117290135244-1.jpg&f=jpeg&w=815&q=75)
香港警務處今日(11日)舉行年結記者會,講述2024年香港的整體治安情況以及警隊本年的工作重點。警務處處長蕭澤頤表示,2024年全港共錄得94,747宗罪案,較2023年升5%,暴力罪案有10,485宗,升3.6%。整體破案率為30.4%,與2023年相若,撇除詐騙案後,去年整體罪案數字下跌185宗,破案率則上升1.7個百分點,達47.9%,可見騙案上升是帶動整體罪案數字上升及拖低整體破案率的主要原因。暴力罪案則主要由「祼聊勒索」的升幅所帶動。除了騙案及勒索之外,錄得升幅的主要罪案還有強姦。
其他多項傳統罪案如兇殺、行劫、爆竊、傷人及嚴重毆打、嚴重毒品罪行、盜竊、刑事毀壞、刑事恐嚇及縱火等則有所下跌,不少甚至是有紀錄或多年來的新低,而破案率亦相當高,個別更加達到有紀錄以來最高。
![香港警務處今日(11日)舉行年結記者會,講述2024年香港的整體治安情況以及警隊本年的工作重點。蘇正謙攝 香港警務處今日(11日)舉行年結記者會,講述2024年香港的整體治安情況以及警隊本年的工作重點。蘇正謙攝](https://image.hkhl.hk/f/1024p0/0x0/100/none/904179684ddf97a17506e4baf282fe97/2025-02/KakaoTalk_20250211_171446925_04.jpg)
「假客服電話騙案」有5,575宗
去年有44,480宗詐騙案,較2023年增加4,656宗,升11.7%,其中約6成為網上騙案。詐騙案佔整體罪案46.9%。詐騙案上升主要來自去年初開始出現「假冒客服電話騙案」的新手法,2024年共有5,575宗,遠高於整體騙案約4,600多宗的升幅。
蕭澤頤表示,警方連月來加強執法及針對性的宣傳教育,數字由去年7月單月錄得超過1,100宗的高峰,回落一半至第4季每月平均約500多宗,但仍然相當高,警方會繼續進行相關工作。
就過去幾年騙案的趨勢而言,相對於2022及2023年連續上升超過40%,2024年約12%的升幅,已明顯收窄,而涉及金額亦跌3000萬元,可見警方的各類防騙工作,以及與持份者於過去3年推出的多項防騙措施初見成效。
回顧過去一年,蕭澤頤指警方分別與金管局、銀行業界,以及通訊辦及電訊商推出一系列加強版措施。去年8月,警方與金管局宣佈將「可疑帳號警示」機制的適用範圍由「轉數快」平台延伸至網上銀行及櫃位轉帳,並於12月進一步擴展至涵蓋自動櫃員機的交易。機制已經覆蓋絕大部分市民的日常轉帳,如收款帳戶是「防騙視伏器」已記錄的可疑帳戶,系統會在確定交易前向用戶發出高危警示。
![警務處處長蕭澤頤(左)及警務處副處長(行動)周一鳴(右) 警務處處長蕭澤頤(左)及警務處副處長(行動)周一鳴(右)](https://image.hkhl.hk/f/1024p0/0x0/100/none/86e6b322840e26751529d47e188a53eb/2025-02/KakaoTalk_20250211_171446925_05.jpg)
成功勸阻逾3000宗進行中騙案
另外,反詐騙協調中心和反詐騙聯合情報中心亦繼續發揮重要作用,透過與本地銀行協作,主動向潛在受害人發出預警,至去年底已成功勸阻3,051宗進行中的騙案,反詐騙協調中心亦於去年成功就1,372宗騙案攔截14.8億元騙款。
與通訊辦及電訊業界的強化措施方面,自去年10月起,本港居民在實名登記電話儲值卡時,須使用「智方便」核實身分,否則電訊商會在進行人手查核後,才會啓動相關電話卡。最新措施於12月31日起實施,當市民接聽由本地新啟動流動電話儲值卡打出的電話時,會先聽到「來電由新儲值卡打出」的語音提示,以協助市民提高警覺,更好防範電話騙案。
商經局亦已表示會在2025年向立法會提交禁止轉售已實名登記的電話卡的法例修訂建議,並會考慮限制每人可登記電話卡的數量。警方會與商經局商討執行細節。另外,警方繼續要求電訊商封鎖及攔截涉嫌進行詐騙的電話號碼及網站,至去年底已累計攔截近3萬個可疑網頁連結及8,300多個可疑電話號碼。
![警務處處長蕭澤頤。蘇正謙攝 警務處處長蕭澤頤。蘇正謙攝](https://image.hkhl.hk/f/1024p0/0x0/100/none/a26a1832f171855aff7691cdccf29d60/2025-02/KakaoTalk_20250211_171446925_08.jpg)
逾1萬人涉洗黑錢及騙案被捕 七成三為傀儡戶口持有人
為更好協助市民辨識詐騙陷阱,警方於2024年2月將自主研發的「防騙視伏App」升級,加入公眾舉報平台,並在用戶瀏覽可疑網站及在接收可疑來電時發出警示。截至去年底,「防騙視伏器」已錄得約695萬次搜尋,向市民作出88萬次預警。2024年10至11月,為持續推廣「防騙視伏App」的應用,警方在多間私營機構支持下推出「全城反詐大抽獎」,吸引超過180萬人次參與。「防騙視伏App」的下載量大幅增加30萬次,截至年底已達87.4萬次。
執法方面,警方於2024年共拘捕超過1萬人涉及各類型騙案及洗黑錢罪行,升13.6%,其中73%是傀儡戶口持有人。警方以集中資源、加快調查、加重刑罰的方式調查涉及傀儡戶口的案件,包括將涉及相同傀儡戶口持有人的案件分派予單一隊伍跟進,持續應用科技以協助前線人員提升調查效率,並加快進行檢控。因此,2024年因洗黑錢罪被檢控的約有1,500人,比2023年上升2.3倍。警方亦繼續就相關案件向法庭申請加刑,至去年底,共47名傀儡戶口持有人的刑期獲增加1至3成多,最終判監21至75個月不等。警方亦在不同平台加強宣傳成功加刑的例子,以增強阻嚇力。
瓦解兩深偽技術詐騙集團 58人落網
針對打擊跨境詐騙集團利用傀儡戶口收取騙款及清洗黑錢,警方與內地及海外執法機構於去年進行多次聯合行動,包括在5至8月期間與內地公安、新加坡及馬來西亞警方合共拘捕近290人。警方會繼續與內地及海外執法機構保持緊密情報交流,共同打擊跨境詐騙活動。
社會亦關注利用深偽技術行騙,警方於去年10月及今年1月瓦解兩個利用深偽技術行騙的犯罪集團,共拘捕58人,包括兩個集團的主腦和骨幹成員,共涉款近4億元。犯罪集團以深偽技術進行網戀,誘騙身處亞洲等地的受害人在虛假加密貨幣平台上進行投資。事實上,此類於香港成立詐騙操控中心的案件並不常見,警方亦有信心偵破此類罪案。
宣傳教育方面,警方在過去一年以渡輪、小巴、電車、大型物流公司車隊及「防騙宣傳車」等,將防騙信息帶到全港各區,並透過「關愛隊」將防騙資訊帶「入屋」。警方亦於去年12月在西九文化區舉辦大型「全城反詐嘉年華」,在尖東設置大型提子燈飾和藝術裝置。警方再次將1月定為「反洗黑錢月」,與懲教署推出全新微電影「左右人生」,提醒市民切勿「租、借、賣」戶口。
警隊會繼續以「鋪天蓋地」的手法,包括透過傳統平台如電視節目,以及社交媒體以短片、語音及文字等不同形式宣揚防騙信息。警方亦得到多個政府部門及不同界別的公私營機構協助,在各式各樣能夠接觸不同層面、背景的市民的媒介上進行反詐宣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