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政府再次入稟聯邦巡迴上訴庭,挑戰下級法院阻止白宮廢除出生公民權的決定。自從特朗普簽署行政命令後,各地聯邦法院已在3宗不同案件中裁定,行政部門沒有這方面的權力,其中2宗案件正面對特朗普政府上訴。
美聯社報道,特朗普政府11日向第四巡迴上訴庭提交文件,挑戰馬里蘭州聯邦地方法院的裁決。在上星期聆訊中,馬州法官頒布初步禁制令,形容出生公民權是《憲法第十四修正案》賦予民眾的「寶貴權利」,行政部門不能繞過國會單方面廢除其效力。
除了馬州外,華盛頓州與新罕布什爾州的聯邦法院也在另外2宗案件中裁定,白宮無權廢除出生公民權,其中華州的官司同樣正在上訴。
出生公民權之爭焦點,在於行政及司法體系對《憲法第十四修正案》的詮釋。國會在南北戰爭結束後於1868年修改憲法,藉此保護當年的黑奴及其後裔,條文列明「所有在美國出生或入籍,並受其管轄的人,均為美國及其居住州份的公民」。特朗普政府表示,無證移民不受美國管轄,因此其子女無法享受保障,不過反對陣營質疑,無證移民同樣受到法律的約束,可見他們仍受國家管轄,白宮的說法難以成立。此外修憲需要國會的表決,並得到大部分州份確認,不能單靠一紙行政命令就廢除。
最高法院曾在1898年審理黃金德(Wong Kim Ark)的案件,進一步確立出生公民權。案中原告黃金德的父母來自中國,但他本人在舊金山出生,最後高院裁定他享有公民身分,政府無權阻止他返鄉後重新入境。
根據目前標準,只有四類人士的子女無法享有出生公民權,分別是駐美外交官;戰爭時期居住在敵佔區的民眾;停靠美國港口但在外國註冊的船舶;以及原住民部落的成員。本報訊